车厢内禁止喝水!南京地铁的回应为何难以服众?
南方Plus客户端
2023-07-25 23:08:26

原标题:车厢内禁止喝水!南京地铁的回应为何难以服众?

文|陆 夷

日前,“女子在南京地铁车厢喝水被开罚单”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对此,南京地铁回应称“列车上禁止饮食,喝水也是饮的一种”,持续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

事实上,南京地铁这样的操作并非首次。今年3月,一名乘客也因喝酸奶,被执法队员劝阻,并开具告知单,南京地铁也曾作出类似解释。虽然开具告知单不等于开罚单,主要目的是对乘客进行普法宣传,引导乘客自觉遵守文明乘车秩序,但从乘客的角度来看,更关注为什么地铁上不能喝水、喝酸奶。

从视频信息来,女子收到的“轨道交通设施内禁止行为告知单”上所列举的是根据《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在车站或者其他轨道交通设施内禁止的13种行为,其中明确提到“在列车车厢内禁止饮食”。按照南京地铁的解释,无论是该乘客饮用的是水还是饮料,都在禁止之列。“天气炎热,中暑了怎么办?”“是否喝一口水都要下车?”“难道只要有人喝水就得被罚?”……由于事件发生的场景和大家的日常生活具有较强的接近性,不少网友被“代入”,纷纷表示难以理解。

南京地铁为什么一再解释也难以服众?原因恐怕有两方面:一是该类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起舆论关注,侧面证明了这一规定本身值得商榷,以及讨论这一社会公共话题的必要性。而一刀切式禁止既有机械执行之嫌,缺乏同理心、人情味,也涉及严肃的地方规定的解释问题。

二是缺乏可执行性的问题。正如网友所说,按照这个逻辑推下去,下雨天应该禁止乘客坐地铁,甚至禁止乘客带一切东西,因为所有随身携带的物品以及本人都有可能造成“影响车厢卫生”等问题。换言之,规定本身可执行性不高,形式意义大过实际意义。与此同时,从横向来看,北京、广州、长沙等城市虽然也有类似规定,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为乘客的合理需求留出一定的空间。

必须看到,对于乘客的合理诉求,是重视还是漠视,根本上决定了能否让人心服口服。从这个角度来看,南京地铁的回应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起到了反作用——忽视了公众的需求、拉远了与公众的距离。

【作者】 刘艳辉

南方评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跑... 前段时间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位来自河南的58岁大叔,靠卖烧饼为生。 从2010年开始跑马拉松,去...
北京一副区长停“小电驴”遭“三... “没地停了”“这不让停”“人行通道不能停”……近日,北京一副区长实地体验早高峰停放电动车却遭遇“三连...
原创 牛... 11月10日,一旦牛市趋势正儿八经运转起来,技术分析反而略显多余,因为市场会一浪高过一浪。又由于耐心...
为何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悄无声息... 你以为身体“没感觉”就是健康?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这种“正常”的感觉,可能正是最大的危险信号! 它...
原创 瞬... 1、和几个朋友去吃火锅,菜都上了发现少了我的一副碗筷,叫了半天服务员没来, 他们就先把菜下锅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