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真人是元始天尊的高徒,位列阐教十二金仙之一。他不仅拥有惊人的法力,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弟子,尤其在面对弟子的过错时,总是选择偏袒和保护。他的这种特质在他教导哪吒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哪吒,作为太乙真人的弟子,年少时性格顽皮,常常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甚至时常惹祸上身。但不论他是否犯错,太乙真人总是无条件站在他这一边,力图保护他免受责罚。哪怕哪吒的错误已经十分明显,太乙真人也总是倾向于包庇他,展现出他作为师傅的无私和深厚情感。
在《封神演义》的第十三回中,哪吒在陈塘关的城楼上玩耍,偶然间发现了两件神器:乾坤弓和震天箭。出于好奇和兴奋,他弯弓搭箭,向城外射去。没想到,这一箭准确无误地射中了碧云童子,导致其当场死亡。碧云童子是石矶娘娘的弟子,当石矶娘娘得知自己的徒弟被哪吒误杀时,她愤怒至极,要求哪吒为此负责。
虽然哪吒并无故意杀人的恶意,但他显然不能完全摆脱责任,因为他在城楼外胡乱射箭本身就有错误。石矶娘娘要求哪吒承担责任的目的,或许只是想让他认错并接受适当的处罚,而非要求他为碧云童子的死负责。她的请求在情理之中,并不为过。然而,哪吒并没有承认自己的过错,反而在前往石矶娘娘洞府时,主动挑衅她的另一名弟子彩云童子,结果又大打出手,令石矶娘娘彻底愤怒。
此时,石矶娘娘的修为远超哪吒,她心生杀意,准备为碧云童子报仇。无奈之下,哪吒只能求助于师父太乙真人。石矶娘娘并不想与太乙真人彻底翻脸,于是她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太乙真人,并提出善意的劝告:“道兄,不妨让哪吒来见我,我们好好商量此事,大家放下纷争,事情就能迎刃而解。如果你硬要保护哪吒,恐怕反倒会适得其反,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太乙真人并未顺从石矶娘娘的要求,而是反过来以元始天尊的名义压制她:“哪吒如今在我洞中,若你想见他,不难,只需到玉虚宫一趟,我师尊元始天尊会亲自调度此事。如果哪吒的事情由我来处理,我一定会为你解决。”石矶娘娘听后勃然大怒,决定与太乙真人对抗。然而,她如何是太乙真人的对手?最后,太乙真人施展九龙神火罩,将石矶娘娘击败并致死。
时光荏苒,哪吒在封神大战后,最终得以功德圆满,成为了天庭的三坛海会大神。后来,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哪吒曾受玉帝之命参与镇压孙悟空。然而,这场战斗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哪吒和孙悟空激战了不过三十回合,便被孙悟空打伤,最终负痛逃走。
有趣的是,虽然太乙真人一贯宠爱哪吒,偏袒他至极,但在孙悟空与哪吒的冲突中,太乙真人却没有出面相助,也没有为哪吒报仇。这让许多人感到疑惑:为什么一向护犊子的太乙真人,这次却袖手旁观?
有一种观点认为,太乙真人之所以没有出手,可能是因为他意识到孙悟空的实力过强,而自己并不是他的对手,所以只能选择视而不见。但实际上,孙悟空的法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强大,甚至连天庭的坐骑都不如。比如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九灵元圣,实力远在孙悟空之上,曾经一招就将孙悟空擒获。因此,作为三界顶级神仙的太乙真人,绝不可能斗不过孙悟空。
太乙真人为何没有为哪吒出手,很可能是因为他在参与一项更为深远的计划,而这一计划背后正是太上老君的安排。太上老君打算利用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削弱玉帝的权威,进而影响天庭的统治结构。玉帝与太上老君之间有着深刻的权力斗争,玉帝要维护天庭主权,而太上老君则想要确保道教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太乙真人才会放任孙悟空肆意闹事,不仅是为了让孙悟空在天庭中制造更多混乱,甚至可能是为了让哪吒的失败成为计划的一部分,故意让孙悟空占上风,从而加剧天庭与道教的冲突。
因此,太乙真人的沉默或许是精心策划的一步棋,目的是通过表面上的失败,让孙悟空在天庭的威胁更加严重,从而为道教集团争取更大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