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3386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精神科药物和常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对双相的效果都不好
02、为什么国内外主流的治疗方法,对双相障碍“失灵”?
03、父母要破框而出,把握令孩子康复的机会
01、精神科药物和常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对双相的效果都不好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父母的精神支柱。
工作上的委屈,生活上的辛苦,父母都能承受,唯一的底线就是希望孩子能健康地长大,活出幸福的人生。
所以,当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时候,父母的天几乎塌了!
在临床精神科里,双相障碍被归类为“重性精神疾病”,医院有可能会上报系统,以后孩子考公、考编会受到影响。
好好的孩子,突然成了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天下哪个父母接受得了?
从那一刻起,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能康复,自己付出再多、牺牲再多也可以。
此图为AI生成
在漫漫求医路上,这些父母真的想尽了办法。
市里的医院看不好,就去看省里的;要是省里的也不管用,那就去北京、上海,找全国顶尖的大夫。为了能跟大专家见上一面,父母蹲点抢号,甚至砸钱找黄牛。
可是,这些大夫往往还是治不好孩子。孩子吃了药,甚至住过院,情绪是稳定一些了,可还是没法上学,平时就像一潭死水,毫无活力。
这远远达不到父母的康复目标。他们想要的,是孩子能跟以前一样,能吃能睡,正常上学,跟家人和朋友有说有笑,心里有光!而且不用吃精神科药物!
很多父母这时候会意识到,光吃药是走不通的,孩子是心理上出了问题,要帮助他们从心理上走出来,恢复生活的动力。
所以,他们又带孩子找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父母意识到“心病还须心药医”,这个大方向是对的。可是,现在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对于双相障碍其实没有话语权。
我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如果没有精神科大夫的医嘱或指导,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不能接待双相障碍患者。
当然,有些从业人员会违规操作,不管是不是双相患者,一律照单全收。这其实是对患者、家属的不负责任!
就算退一万步讲,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能单独接待双相障碍患者,他们也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金刚钻”,没法帮助患者真正康复。
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有切身体会。
孩子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一做就是好几个疗程,花了很多很多时间,但对病情似乎没有太多帮助,很多孩子慢慢就不想去了。
02、为什么国内外主流的治疗方法,对双相障碍“失灵”?
主流精神科看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也找了,孩子还是好不起来。患者父母很容易陷入绝望中,甚至会忍不住想:
难道孩子这个病,真的是基因问题导致的?真的难以治愈?
当然不是,所谓的“基因遗传”“基因出了问题”,这根本不是双相障碍的真正病因,而是精神科大夫有意无意的“甩锅神器”。
我们分析过很多次,“人类基因组计划”早就完成了,科学家们花了数十年、砸了几十亿美元,始终都没找到所谓的精神障碍致病基因。
弯路走了那么久,国外有很多精神科专家已经开始自我反省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的真正病因,根本就不是基因遗传的问题!
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心理学之所以解决不了双相障碍,是因为它们都没法深入到患病根源。
对于双相障碍,国内外精神医学还只能做到“症状学诊断”——下诊断只看症状,不看病因;在治疗方案上,也只是治疗症状,而不是消灭病因。
精神科大夫不是不想管病因,而是根本管不了,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到现在还认为双相障碍的病因不明。
而且,“症状学诊断”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一不小心就会误诊。有很多“双相障碍”,其实不是真的双相障碍。
主流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为啥也没多大作用?
因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是储存在患者内隐记忆层面的病理性记忆。
可是,主流心理学只能从人的外显记忆层面,理解患者的症状和心理活动。
就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意识到,患者的病跟成长经历、家庭环境有关,能跟患者分析分析、指导指导,但也没法精准地找到根源是哪个点、怎么解决。
说得通俗一些,绝大部分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只能对患者倾听、提供一些安慰、分析和引导。
对于只是有心理问题的健康人群、又或者病情轻微的患者来说,这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来说,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说的话可能一开始让人温暖、感到被理解,也有所启发。
但时间久了,其实还是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道理患者都懂,但症状就是缓解不了。
所以归根到底,不是双相障碍这个病治不好,而是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心理学的水平有限,在两个学科的框架里面,还是搞不定这个病。
那怎么办?那就跳出这两个框框!
03、父母要破框而出,把握令孩子康复的机会
我们分享过很多次,精准精神心理学跟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心理学不是同一回事。
精准精神心理学可以深入到人的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地找到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根源——到底是源于哪些病理性记忆?
所以,精准精神心理学已经颠覆性地发现了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碍的本质都是同一回事;
它们的主要根源都是后天形成的病理性记忆,是病理性记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点击可查看大图
我们现在使用的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就能深入到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化地找到并且修复病理性记忆,深入而高效。
哪怕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甚至是精神分裂症,只要后天主要的病理性记忆得到修复,症状就会大幅度缓解,快速走向康复。
我知道,上面这些话说出来很多人都不信:“国内国外那么多精神科专家、心理专家都搞不定双相障碍,你说的3PT,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那最近我们分享的真实案例——典型双相障碍患者伟涛的康复过程,就是铁一般的事实。
伟涛罹患的是双相障碍Ⅰ型,还有强迫症、自慰成瘾。他父母都是主任医师,带他去北大六院看过病,还住过院,但还是治不好。
北大六院的医生还对他父母说,按伟涛这样的病情,除非奇迹发生,否则要做好一辈子服药的心理准备。
但最后,伟涛接受了17次3PT之后,真的奇迹般康复了。他现在停药3年了,研究生都毕业了,还在杭州找了工作、定居、谈恋爱。
3PT有没有这么神奇,我们从来不靠吹,而是靠实打实的成功案例!
伟涛的案例分享很详细。
有些人肯定还会质疑:
何医生,这么重大的颠覆性发现,这么厉害的技术,不应该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吗?至少也应该发生在国内权威大医院啊,怎么会轮到你这个体制外的医生呢?
如果有网友提出这样的疑问,证明他们太“唯上、唯书、唯外”了!也就是盲目崇拜所谓的权威、定论、西方发达国家。
去年的巴黎奥运会,国内00后小将潘展乐打破了世界纪录,夺得了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亚洲人做到过。
央视记者采访他,说游泳圈里一直有个所谓的“定论”:亚洲人、黄种人不擅长游泳。
乍一看,这个“定论”好像挺有道理的。因为那么多年来,奥运会、游泳国际赛事的冠军长期被西方国家的白种人垄断,尤其是美国的游泳队。
但潘展乐听了之后一脸的不屑,他说,“框是给人设的,是人给人设的,你只要不信它就行了。”
不愧是整顿社会的00后,正因为潘展乐有破框而出的意识,所以他从来不认为自己一定比别人差。管他什么种人,泳池里,只用实力说话!
其实说句不好听的,很多大众对所谓的专业人士、权威机构有盲目的崇拜,把他们想象得很厉害,但他们有可能只是在装腔作势罢了。
如果患者、家属一味唯上、唯书、唯外,思维固化,那就免不了就要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真的被发现了,而且真的发生在国内的一家社会医疗机构。你可以选择信或不信。
如果你信了,或者至少你愿意去了解的话,其实你没啥损失;
相反,你的认知范围会扩大,你的选择自由度会增加,你孩子的病会多了一个加快康复的路径,而且是正确的路径。
但如果你不信,甚至视而不见的话,表面上你也没有啥损失,实际上你损失的是孩子加快康复的机会!
希望患者、家属要意识到自己的认知边界,至少要保持一颗包容、灵活的心,别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全盘否定。
孩子最后能不能接受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父母明明已经撞过南墙了,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和心理学都搞不定了,父母就别再逃避现实、自以为是了;
父母一定要深入了解孩子的病到底是怎么来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回到本质上去思考这个问题和出路,孩子的康复才会有希望。
如果父母有了这种心态和意识,再去深入学习精准精神心理学,它肯定能让你打开思路,豁然开朗,找到真正适合孩子和家庭的康复方法!
上一篇:jj小怎么办
下一篇:兵马俑在哪个省哪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