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以“存量焕新·运营致胜”为主题的山西存量酒店市场焕新升级大会在太原山西饭店举行。此次大会的举办,标志着山西在激活酒店业存量市场、培育现代服务业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本次大会由锦颐酒店管理集团主办并得到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饭店业商会、山西省内蒙古商会的大力支持,汇聚政府代表、行业协会、酒店业精英及投资者,与会嘉宾围绕存量酒店改造、运营创新及产业协同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山西酒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领导、山西省饭店业商会监事会主席潘建民、秘书长赵军,山西省内蒙古商会秘书长杨少华,山西省旅游协会餐饮分会会长韩跃飞等嘉宾出席活动。
政策赋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引投资热潮。近年来,山西省以“对标一流”为目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山西外来投资促进条例》《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构建法治化、市场化招商体系。通过精准引导外资向重点产业集聚、强化投资保护机制,山西正以开放姿态吸引优质企业落地。此次大会的召开,正是山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注脚。
蒙晋携手,锦颐酒店布局华北百店战略。作为内蒙古本土酒店管理标杆,锦颐酒店管理集团凭借18年深耕华北的经验,携五大品牌矩阵(云颐自在酒店、锦颐优选酒店、锦颐X酒店、锦颐酒店、水酷汤泉)进驻山西。集团规划至2026年实现华北30城百家门店布局,其中山西将落地38家全维度酒店,覆盖经济型至高端市场,并依托“酒店+文旅”双轮驱动模式,助力山西从“能源重镇”向“现代服务标杆”转型。
赵军表示,锦颐的入驻彰显了山西酒店市场的潜力。当前酒店业面临消费升级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存量市场升级已成为行业共识。他高度评价锦颐酒店管理集团的品牌实力与运营经验,并表示协会将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助力企业抢抓转型机遇。
杨少华从晋蒙协作角度提出,两地地缘相接、文化同源,锦颐集团将内蒙古“草原文明的包容开放”与山西“晋商精神的诚信进取”深度融合,为跨区域产业协作树立典范。“锦颐的‘双轮驱动’模式与山西‘十五五’产业转型目标高度契合,商会将持续推动两地文旅服务生态共建。”杨少华表示。
作为活动主办方,锦颐酒店管理集团首次公开其在山西的“双轮驱动”发展蓝图。集团依托18年华北市场积淀,计划未来两年内以山西省内11个重点城市为枢纽,打造覆盖经济型至高端酒店的全维度38家战略据点,并同步布局“酒店休闲+文旅”产业集群。
锦颐酒店管理集团副总经理卢燕特别提到,锦颐将依托集团全国1900万+会员体系与数字化平台,每年定向导入50万中高端客群,助力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文旅IP释放消费潜力。通过场景化运营打破“门票经济”瓶颈,同步构建“煤炭记忆+现代服务”融合示范场景,重塑城市文旅形象。
大会现场,针对存量酒店改造痛点,大会设置“硬件焕新”与“软件升级”双议题。锦颐酒店管理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樊建国提出“全周期营建指南”,强调改造需兼顾文化传承与现代审美:“通过提取晋商大院、窑洞建筑等在地文化符号,以模块化设计降低改造成本,同时运用光影艺术重构空间叙事,让历史文脉成为差异化竞争力。”
锦颐酒店管理集团副总经理赵园园则聚焦数字化转型实践,分享锦颐“智能收益管理系统”与“会员生态闭环”建设经验:通过AI动态定价、无人化服务流程及能耗智能监控,单店运营成本降低18%,客户复购率提升32%。赵园园指出:“精细化运营的核心是数据驱动——从客房温度偏好到消费行为图谱,每一个细节都应是决策依据。”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锦颐酒店管理集团创新提出“蒙晋文化融合”战略,将草原文明的包容开放与晋商精神的诚信进取注入空间设计及服务流程,打造“行走的文化体验馆”。此举不仅塑造品牌独特竞争力,形成“酒店休闲+文旅”产业集群,预计年纳税超5000万元,直接创造3000个服务业岗位,联动餐饮、交通等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一店带一链”的协同效应,助推本地供应链升级与现代服务业能级跃升。
“酒店不仅是住宿载体,更应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窗口。”卢燕表示,集团将联合地方政府开发“煤炭工业遗址酒店”“黄河风情度假聚落”等主题项目,以“宿集经济”激活区域文旅消费潜力。
多位参会者表示,大会为行业提供了“创新力、运营力、文化力”三重启示:以锦颐为代表的头部企业通过品牌矩阵与数字化工具重构竞争力;行业协会与商会的资源整合能力为转型保驾护航;文化赋能则成为存量资产溢价的关键。
随着大会圆满落幕,山西酒店业存量升级迈入实质性阶段。锦颐酒店管理集团携手政企协三方力量,正以“酒店产业集群+文旅服务生态”双轮驱动模式,为华北区域酒店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
未来,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更多“金凤凰”将落户三晋大地,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上一篇:第一份工作该坚持多久
下一篇:五台山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