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博大精深,里面很多细节都值得回味,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思考过没有,孙悟空曾经与六大魔王结拜,他们七个也就是传说中的七大圣。按理说结拜兄弟应该有福永享,有难同当,可是其他六大圣听闻孙悟空大闹天宫,就头也不回的跑了,甚至连老家都不要了。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下面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七大圣
一 孙悟空方寸山学艺归来,家里这一亩三分地就不够看了,他很轻松的收拾了附近七十二洞妖魔,可是一点成就感没有,于是云游四方广结善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他终于找来了六大魔王。
大家不要小瞧这六位,因为我们知道孙悟空这个人学艺之后,就变了性子,心高气傲,谁也不服,等闲的妖王,他绝不高看一眼,而这六大魔王却让孙悟空产生了结交之心,就说明他们的实力至少不在孙悟空之下。另外一个小细节,他们几个结拜为兄弟,而孙悟空位居最末。
孙悟空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他个头最小,所以排在最末,这有一定的道理,但绝不是主要的,试想如果这六大圣本领地位,远逊于他,他可能屈居人下吗?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六大圣的本领是相当强的。
孙悟空
关于结拜兄弟,其实古代是比较注重的,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刘关张三兄弟,他们都能为对方赴死。大凡结拜的时候总会说这么一句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然而孙悟空的这几个结拜兄弟,却不同,当得知孙悟空大闹天宫后,一个个脚底抹油溜了。书中唯一能见到的只有一个牛魔王,可是根据书中的细节显示这老牛其实也想跑,只不过另有境遇,才被留在了火焰山。
二 既然是结拜兄弟,孙悟空落难的时候,他们本该营救,可是为什么听说猴子闹天宫后,余下的几人就如鸟兽散了呢?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具体来分析下。
第一,这六大妖王的本领都与孙悟空相当,可见他们在族群中的地位很高,一般而言都是首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涉及到族群的安危,所以一旦觉得事情有风险,首先会从族群存续的角度来考虑,不会轻易介入他人的因果。
七大圣
第二,从书中的一些细节来看,这几个妖王都是有利益就凑上来,有危害就躲出去。譬如孙悟空前期与托塔天王大战的时候,他们肯定是得到了消息,可是结果比较一致,那就是都不来帮忙,而等战争结束,也就是孙悟空打退了天兵天将就过来问候,典型的酒肉朋友。
第三,孙悟空自身也不是什么善茬,他也是自私的厉害。有几个小例子一说想必大家就会明白。孙悟空与天兵天将大战,七十二洞洞主听闻马上前来支援,结果天兵将他们悉数捉拿,咱们来看看孙悟空是咋说的:
胜负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况捉了去的头目乃是虎、豹、狼虫、獾獐、狐骆之类,我同类者未伤一个,何须烦恼?他虽被我使个分身法杀退,他还要安营在我山脚下。我等且紧紧防守,饱食一顿,安心睡觉,养养精神。天明看我使个大神通,拿这些天将,与众报仇。
人家替他卖命,结果被抓后,猴子却无动于衷,试问谁还敢替他卖命。另外他上天庭后负责看守蟠桃园,东方朔几次偷桃他都放任不管,可是他却没有拿出一颗仙桃来款待其他大圣,这样的人可以结交吗?
猴子
第四,孙悟空大闹天宫,损毁的是天庭的颜面,而天庭是妖魔鬼怪的克星,他们躲避尚且不及,怎么敢跟孙悟空一起大闹天宫。再往深里说,孙悟空是带着使命下凡的,而七大圣则是土生土长的妖魔,猴子闹天宫没事情,可他们一旦参与,恐怕下场会非常凄惨。
最后,天庭对于妖魔的手段层出不穷,后续我们也看到托塔天王父子降服牛魔王简直是易如反掌,其他妖王再强也顶多与老牛持平,他们如果上场,恐怕连全尸都留不下,他们又怎么敢与孙悟空一起反天庭呢?
因此当听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五大魔王全部蹑足潜踪,牛魔王相对胆子大一点,也就是火焰山找了个地方隐居,但是这也不消停,因为火焰山地处西牛贺洲,如来的卧榻之下,怎么能容忍一头野生的牛魔王在旁边酣睡,因此派遣使者将其招安。而老牛也识时务,就加入了佛派,并且还在取经中承担了好几难。
牛魔王
可能朋友们会说,你这么说牛魔王有证据吗?有的,原著中牛魔王想夺回被孙悟空骗走的芭蕉扇,而铁扇公主担心老牛的安危,于是老牛说了这样一番话:
他二徒弟猪精,三徒弟沙流精,我当年做妖怪时,也曾会他,且变作猪精的模样,返骗他一场。料猢狲以得意为喜,必不详细提防。
当年做妖怪也就意味着现在已经不是了。此外火焰山土地对牛魔王的称呼也能证明,他称老牛为“大力王”而大力王是菩萨位,可见如来给了牛魔王一个不低的位置。
上一篇:深圳通怎么查余额
下一篇:建军90周年纪念币如何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