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大额存单为何纷纷退场
创始人
2025-06-27 12:20:54

近期,多家大中型银行及多地城商行,纷纷撤下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同时三年期大额存单也逐渐消失,目前在售的大额存单最长期限普遍为两年。利率方面,大额存单的利率普遍跌至“1字头”。大额存单凭借20万元的起购门槛和相较普通定期存款更具优势的利率水平,曾一度成为银行揽储的有力工具。如今,中长期大额存单纷纷退场,要理性看待背后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进一步降至1.43%,相较于2024年四季度末下降9个基点。在资产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导致银行资产端收益持续下降。可见,降低长期负债成本是银行的必然选择,缓解了银行自身经营压力,也是为了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总体和长远看,中长期大额存单退场可能产生多重积极效果。

对于银行而言,中长期大额存单退场将有效缓解净息差压力,优化财务结构。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负债结构,加大短期存款、结构性存款及短期理财的拓展力度,替代中长期大额存单,以降低负债成本。如此一来,银行可以腾挪出更大空间、拿出更多真金白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银行通过规避高成本存款,压降存款付息成本,可以降低整体经营成本,还能提升盈利能力,防范金融风险。

未来,一些银行为满足市场需求,会加快推动金融市场发展,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储户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更合适的理财产品,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配置。例如,风险偏好极低、追求绝对稳健的储户,国债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流动性要求较高的储户,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或货币基金可能更合适。搭建投资组合时,储户还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投资经验、收益预期、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等因素,理性投资。

(作者:莫开伟 中国经济网供稿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Z384次列车的乘务员,为何要... 11月24日16时53分Z384次列车载着682名旅客驶离长春站开启跨越4267公里的“候鸟”之旅从...
南海舰队发声:假如战争今天爆发... 11月25日 “南海舰队”发布高燃视频 “假如战争爆发,这就是我的回答!” “中国军人,只有战死,没...
一场三球完败的背后,巴萨和亚马...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欧冠中切尔西主场对阵巴萨,这是英超第二与西甲第二的直面对垒,结果场面一边倒,蓝军...
原创 叶... 历史上,许多民族以强悍的战斗力闻名于世,而俄罗斯的军事力量至今仍然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尽管俄罗斯在多...
股价回撤、增速放缓,成都银行股... 近日,成都银行两大国资股东联手斥资6.11亿元增持该行股份近3424.7万股,引发市场关注。记者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