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县市,一头连着主城区,一头连着成都都市圈。县市经济,是成都发展的底部支撑,也是成都都市圈壮大的腰部力量。6月24日,成都市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让地处市域最外侧的8个县市新城——简阳、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金堂、大邑和蒲江,站在了聚光灯下的绝对“C位”。
成都市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图源成都市人民政府官网)
当前,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下,成都如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让县市新城迈入“千亿县”之流?探索县市新城功能定位及发展,一系列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正落到实处。
聚焦当地特色县市新城“各显神通”
拉动成都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八个县市,各有禀赋、各具特色,在迈向“千亿县”的道路上“各显神通”。例如,以简阳市为例,其区位交通“流量优势”,成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重要支撑。产业发展方面,电商物流产值为县市新城第一,算力规模全市第一,这些是简阳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以都江堰为例,坐拥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大熊猫等“头部IP”,是名副其实的“三遗之城”,该市文旅综合收入446亿,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全省第1、全国第7。该市锚定“一轴三园”空间布局,推进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文旅融合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多元经济,全力冲刺“百强县”。
都江堰(图源都江堰发布)
这些特色各异,定位不同的县市新城正处于从“量变积累”向“质变突破”的关键时刻。成都能否根据各地情况精准发力?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成都市将承接先进制造功能性引领性项目,推动装备制造、先进能源、新型材料产业向简阳市、彭州市、金堂县倾斜布局,打造成都制造业战略增量区域。
此外,运用数智赋能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白酒、家居等传统产业,做强动力电池、智能终端等细分领域,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升邛崃市、崇州市先进制造业能级。支持有根企业扩能提质,深化低效闲置用地、厂房楼宇再开发,持续拓展产业新空间,推动都江堰市、大邑县、蒲江县壮大医药健康、绿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发展绿色氢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和算力等新兴产业,争取关键产业备份项目落地。
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图源简阳发布)
一边是制造,一边是枢纽与联结,打造国际门户枢纽节点成为重要支撑。简阳将在打造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城市和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上发力。金堂、彭州将联动共建成都国际陆港,提质建设淮州辅港、濛阳辅港,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片区,并联动青白江区、新都区打造成都北部门户枢纽。都江堰市、邛崃市、崇州市、蒲江县将合力建设成都向西向南门户枢纽节点。
“县县通轨道”拉近县市新城距离
优化配套为县域经济发展打基础
为了实现县市新城的高质量发展,成都还注重提升配套、优化环境。6月25日,成都市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明确,成都至金堂轨道线路加速推进。成都还将加密开行成灌、成彭、成蒲(雅)铁路公交化列车,实现“县县通轨道”。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为解决金堂县无轨道交通通达的问题,成都市交通部门拟通过实施宝成铁路改造及新建青白江至金堂线,打造直连金堂县城与中心城区的轨道线路。线路起于既有成都站,经成都市金牛区、新都区、青白江区,终至金堂县。全线设线路所1处,车站10座,其中新建9座,利用既有车站1座。截至目前,项目可研批复前置要件已齐全,正对接争取国铁集团加快可研批复,力争早日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成都至金堂直达运行时间仅需40分钟左右。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陈俊材介绍,目前,八个县市全部通达至中心城区高速公路,至少拥有一条到中心城区的快速路或国省道,依托铁路公交化实现除金堂外的其他七个县市全部通达轨道交通,形成立体综合的多通道入城走廊。县市新城至中心城区的列车运行时间在17至41分钟之间,有效提升了县市新城出行的便利程度。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门将围绕提升各县市新城交通服务水平,大力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陈俊材表示,首先,成都将加速打造轨道上的县市新城。具体而言,将加快建设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线、成都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二期工程、宝成铁路公交化等项目,加密开行成灌、成彭、成蒲(雅)铁路公交化列车,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通勤效率,实现“县县通轨道”。
其次,成都正加快跨县(市)、跨片区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成温邛、邛芦荥、成汶等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支持成温邛快速延伸线、天新邛、蒲名等市域快速路和国道317都江堰段加快实施,结合人口、产业园区、路网结构,打通三沙路等一批“断头路”“瓶颈路”。
支持区市县联动结对组“cp”
赋能成都县域经济能级扩张
在全国62个千亿县中,成都目前还缺席其中。要想抓住县域经济风口,成功破局,单打独斗并非上策,与兄弟区市县结对子,组“cp”实现协同发展,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成都市支持按照市场化逻辑深化“合作共建”“飞地园区”“托管建设”等结对模式,鼓励产业关联度高的区(市)县遵循产业链逻辑联动发展。建立“真结对、真投入、真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合作区统计分算、财税分成实施办法。优化双向评价、结对评估机制。
具体来看,成都将聚合比较优势,共建8个市域结对合作区,共推标志性引领性重点项目。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扩容下沉,合作区新招引落地项目的产业人才,可按规定享受结对区(市)县任意一方教育、医疗及购房等政策。
同时,还将因地制宜深化跨市域合作。推进与德阳、眉山、资阳等交界地带“组团式”融合发展,推进成雅毗邻区域共建绿色发展经济带,提质发展成阿、成甘等飞地合作园区。支持邛崃市联动周边县(市),协同绵竹市等省内相关市、县,围绕白酒产区产业产品生态,完善推进白酒产业发展机制措施,推动利益共享、市场共赢,一幅“城市新区强引领、中心城区强支撑、县市新城强突破”的生动画面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