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冰火
张家港这家上市公司重组又双叒叕黄了!
6月30日晚,金鸿顺(603922)发布公告,终止购买新思考电机95.79%股权计划,而这已是近五年内第四次并购梦碎。
更扎心的是,去年10月金鸿顺首次披露重大重组事项,停牌前股价就提前暴涨近七成,疑似利好消息走漏;复牌后股价最高突破31元,如今重组黄了,股价几乎腰斩,股民直呼“被割了韭菜”。
总部位于江苏张家港的金鸿顺,成立于2003年9月,于2017年10月A股上市,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冲压、焊接及电泳等表面处理。
作为给汽车做冲压件的老厂,金鸿顺这几年日子过得太糟心。 2019年—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已连亏6年;2025年一季度,虽然扣非净利转正,但营收同比下滑29%。
对于业绩“拉胯”原因,金鸿顺曾在重组交易预案中表示,近年来,受到汽车电动化冲击,传统乘用车行业景气度下滑,导致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加剧,盈利空间受限。
不转型或意味着等死。金鸿顺在重组交易预案中表示,多年来不断尝试由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
公司控股股东是一家海南的公司,65岁的实控人刘栩独揽大权,既是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法人。刘栩从2020年前后开始,接连策划了3次并购重组,但均以失败告终。
这种情况下,刘栩“再赌一把”拟收购新思考。新思考在业内小有名气,给华为、小米做摄像头马达,2024年总产值16亿,金鸿顺借此切入汽车电子和人形机器人赛道,说不定能绝地反击。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借助自身多年汽车行业经验,与标的公司形成产品与客户渠道方面的协同互补,加速向‘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和国际化’方向战略转型,寻求新利润增长点。”金鸿顺在公告中表示。
那么,筹划8个月之久的交易为何终止?金鸿顺在公告中表示,“交易各方对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方案进行了多次协商,但各方未能就交易最终方案达成一致”。
业内分析认为,业绩承诺与估值分歧或为双方核心障碍。
事实上,透过金鸿顺披露重组进程公告,彼时市场已对交易达成的可能性产生质疑。金鸿顺在公告中表示,由于本次重组中介机构相关工作尚未完成、相关交易细节尚需进一步沟通商讨,公司预计无法在5月5日前发出召开股东会通知。
回溯金鸿顺近五年资本运作轨迹,重组失败已成为显著特征:
2020年,筹划收购慧博云通100%股权,因方案分歧终止,后者于2022年独立上市;
2022年,拟收购德雷射科切入光伏设备领域,最终未达成协议;
2023年,计划收购丰发再生资源布局电池回收,年底宣告终止;
2024年,启动新思考收购,至2025年6月底终止。
连续四次重组受阻,跨界领域从IT服务、光伏设备到电池回收、微型马达,暴露出金鸿顺在战略转型方向模糊,缺乏连贯性。
从行业视角看,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智能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相比之下,同业公司多通过内生研发与产业链协同推进转型,如宁波华翔拟定增投向研发中心建设、数字化升级改造。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此类依赖外部重组实现转型的上市公司,其战略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投资风险。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