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2日,加州圣迭戈。
在一场面向几千名观众的讲话中,82岁的拜登分享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他透露,欧洲的许多领导人,几乎每周都会打电话找他求助。即使他已年事已高,甚至在与癌症抗争,仍然被视为欧洲盟友眼中的“救命稻草”。
反观特朗普,虽然坐在白宫,但却被冷落一旁,而且其民调创下了80年来最差的记录。
那么,拜登凭什么会这么受欢迎?特朗普到底是得罪了谁?
拜登的意外翻红
谁能预见呢?一个卸任半年、身患重病的前总统,居然成为了欧洲十几个国家领导人眼中的“定海神针”,而现任总统特朗普却在民调上创下了80年来的最低记录。
这一幕怎么看都像是一出荒诞剧——
台上的主角还在声嘶力竭地唱着,台下的观众却把目光投向了已经谢幕的“老演员”。
在拜登的那场演讲中,他提到的细节令人难以置信。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大国的领导人,接二连三地打电话给他,而这些电话的内容可不是寒暄,而是迫切的求助。
这些欧洲领导人直言不讳: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他的政策几乎将盟友们逼入了死胡同,关税、乌克兰危机、外交关系,特朗普翻脸的速度快得像翻书一样。
然而,最让人意外的,是拜登的回应。虽然他年事已高,本可以推脱说“我已经退役了,找特朗普去吧”,但他没有这么做。相反,他回应道:“我没有直接参与,但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建议。”
乍听之下,这句话看似温和,但实际上却充满了暗示。
毕竟,前总统在国际舞台上为现任总统“指点江山”,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而更讽刺的是,欧洲各国宁愿寻求过气的前总统的帮助,也不愿信任坐在白宫的现任总统。这种信任危机,远比任何民调数据更能直观反映现状。
拜登的“翻红”不仅仅是偶然,它也暴露出特朗普外交政策的彻底失败。当欧洲盟友纷纷怀念前任时,现任总统的尴尬可想而知。问题的核心,其实非常简单:
人心散了,队伍就难以带领。
关税大棒打疼了老铁们
答案就藏在特朗普最具争议的关税政策里。
70%的关税,对欧盟国家实行的无差别打击,德国、法国这些老盟友都难以幸免,这一招直接让欧洲人懵了。
本以为美国至少会照顾到自己“内部”的盟友,结果,现实让人失望。
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成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头号目标,那种被背叛的感觉,就像一个你深信不疑的朋友突然给你背后一刀。
“你让我们支持你与中国对抗,结果我们也被一起收拾了?”这种感觉,足以让任何人心寒。
特朗普的做法,实际上让欧盟的27个国家深感失望。在俄乌战争期间,大家曾一起行动,一起对抗俄罗斯,但现在换来的,却是同样一视同仁的关税大棒。特朗普的逻辑是:“即便是盟友,也不能妨碍美国的利益。”
这种看似商场上的“铁血政策”,在复杂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却显得过于粗暴。更让人震惊的是,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弯——
一方面,他开始支持俄罗斯,提出要停止俄乌战争。
这一立场让西方各国震惊不已,甚至世界银行也开始预警,全球经济可能将进入60年来最慢的增长期。欧洲盟友们的疑虑愈加深重。
最让欧洲人愤怒的是,特朗普直接把曾经为乌克兰出钱出力的欧洲盟友排除在外。特朗普主导的俄乌谈判中,欧洲国家根本没机会参与。看上去就像是一群人努力搭台唱戏,结果主角换人了,连个观众席都没得坐。
那么,特朗普这么做,究竟图的是什么呢?
两套完全不同的玩法
说白了,这就是理念上的巨大差异。
拜登的做法是“拉帮结派”,以多边主义为主,强调通过合作来应对全球问题。
而特朗普的思路则是“老子天下第一,谁都不服”,他推崇的是“美国优先”政策,认为其他国家都是“搭便车”的。
这种根本性的分歧,注定了今天局面的尴尬。
拜登政府推崇的多边主义,使得北约重新焕发了生机。在拜登的推动下,芬兰和瑞典顺利加入北约,而俄乌冲突后,西方国家也迅速建立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体系。这些成就,让欧洲盟友看到了美国重新回归传统外交轨道的希望。
但一旦特朗普回归,他推行的“美国优先”单边主义政策便迅速改变了整个格局。
他不仅将北约视为“搭便车”的存在,而且还把曾经团结一致对抗俄罗斯的欧洲国家,视作美国利益的障碍。
这种根本性的不和谐,就像两个人在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对话。一个说东,另一个说西,这样的对话怎么可能达成共识?
拜登家庭的悲剧
尽管拜登的家庭经历过诸多不幸——大儿子因癌症去世,大女儿年幼夭折,而小儿子也因涉事被总统赦免——拜登自己也身患癌症,存活率不高。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以前总统的身份为欧洲领导人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这种“退而不休”的态度,显然让特朗普感到不满。
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们对此极为关注,他们认为,这可能是73年来美欧关系的最严重危机。这样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建立在数据和事实的基础上。
特朗普实施的大而美法案更是雪上加霜。虽然看似是为了给美国经济注入动力,但实质上却是在拆解全球产业链:取消新能源补贴、限制国际合作、关闭国际援助机构等。这些政策直接打击了欧洲的多个产业,尤其是汽车、能源和机械行业。
德国的工业界苦不堪言,法国的汽车企业更是直接暂停了对美投资。大西洋两岸的“合纵连横”如今岌岌可危。
中期选举的变数
距离下个月的中期选举不到一个月,而最有趣的变化是,特朗普自己的铁粉也开始埋怨经济不景气的锅要特朗普来背。根据最新的民调,过去人们会把经济问题归咎于拜登,但最近的调查显示,连特朗普的支持者开始认为,经济问题是特朗普政策造成的。
这种民调风向的变化,反映了美国政治格局的深刻转变。
拜登此时适时发声,无疑是为了给共和党制造麻烦。随着中期选举的临近,拜登通过公开批评特朗普,可能会让一些选民改变立场,从而使共和党在选举中处于不利地位。
去美元化的隐忧
最让特朗普头疼的,莫过于欧洲开始悄悄讨论“去美元化”了。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已在秘密商讨如何用其他货币进行贸易结算,以对抗美国的关税政策。这并非空穴来风,一旦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将遭遇重创。
这是任何美国总统都不敢轻视的危险信号。
如今,特朗普面临的是四面楚歌:民调下滑、国际盟友信任危机、经济数据疲软,甚至政治对手也在暗中蓄势待发。
在这种情况下,拜登的隔空喊话无疑是伤口上的盐。虽然拜登明确表示不会直接干预政治事务,但他依然具有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尤其是在欧洲政坛,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