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何仅仅是正三品官员?
友友良
2023-08-13 12:48:39

原标题: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何仅仅是正三品官员?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著名的大臣。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他致仕(暂时退休),对地方官员的影响仍然很大。狄仁杰在位时,权力很大。他不仅可以吓唬地方官员,还可以随时逮捕他们。即使王孝杰将军遇到狄仁杰,也要对狄仁杰毕恭毕敬。

从剧中我们还发现,狄仁杰在面对大臣时,一般都处于领导地位,从来没有见过需要鞠躬的大臣。武周时期的著名大臣狄仁杰被任命为内史(《新唐书.百官二》载“光宅元年,改中书省曰凤阁,中书令曰内史”)。狄仁杰还是宰相(《新唐书.百官一》载“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位列前三。

这里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内史”只是一个正三品官员?按照道理,宰相在所有官员中排名第一,他的级别应该是一流的。比如秦汉时期的宰相,是三公中的第一位,被授予金玺紫丝带官职,军衔万石。但为什么武周时期的“内史”仅仅是正三品?

在人们的印象中,宰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一定是高官,但事实上,宰相往往不是高官,尤其在唐代,宰相往往不是高官。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明白,在元明以前,官阶是非常宝贵的。从元朝开始,等级就开始被滥用,尤其是在离我们最近的清朝。

在清朝,不仅三殿三阁这等大臣都是正一品的,而且侍卫内大臣(掌皇帝的近身警卫)、掌卫事大臣(掌帝后车驾仪仗)等官职也都是正一品位的。元朝以前,一、二级品阶官员几乎没有真正有实权的官员。例如,隋朝唯一真正有实权的常任官员是从二品的“尚书左右仆射”。

初唐唯一一个真正有实权的常任官员是尚书左右仆射,其余都是没有实权的名义官员,即空衔。隋唐时期,将大部分一、二等级的官职设置为虚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职级来削弱相对权力,从而维护皇权。秦汉时期,官吏的等级分化是以俸禄为基础的,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为高级官吏。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形成了官员品级制度。唐朝延续了这一制度,几类官员都有职级,但职级数量不同。内史是官阶。让我们介绍一下官员的级别。官吏共有九个职级,即职官有九品,有正、有从,自正四品往下,还有上、下,总共有九品三十等。官阶中不仅有真正的官员,还有一些尊称,这只是说他们的地位受到尊重,实际上并不管理事务。

比如说,三师三公就算是荣誉,也都是正一品的。他们通常被授予道德高尚的大臣。但是,大臣要处理政务,还得担任其他的官职,比如太尉(三公之一),只有当他兼任检校中书令才能处理具体事务。事实上,在武周时期,“内史”位列前三,这几乎是一个有权势的官员所能拥有的最高水平。

最重要的是,“内史”的力量实在太大了。如果把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升为一级,不是说担任职务的人同时有推翻国家的权力和地位吗?这绝对是任何皇帝都不想看到的。也就是说,由于种种原因,“内史”的宰相只能从属于正三品。

虽然内史只有正三品,但权力很大。内史是中书省(凤阁)的最高长官。中书省是武周时期最高的政府机构之一。它是最高的机构,负责保密事务,发布圣旨和中央政府法令。同时,负责制定政策,起草诏书。它是最高统帅,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然后是中央政府的总督。同时,内史也有“拒绝”的权利。当时,各部门提交的重要奏章,由大臣提交门下省审议,再由门下省报请皇帝批准。如果内史认为此时的奏章有问题,可以予以否定和修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贡茶到非遗:这杯福州茉莉花茶... 早上冲杯带花的茶提神周末煮茶时还会随手丢几朵干花你是不是也觉得“花茶”就是简单的花+茶 花茶不是 “...
原创 为... 《西游记》中出现了许多女妖精,她们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想吃唐僧肉,有的只是想拥有唐僧本人。然而,唐僧...
“菜肉馄饨”为何鲜香?光明肉业... 由上海光明肉业品牌背书的沪语电影《菜肉馄饨》联名产品,在进博会现场首发。影片以上海人家日常餐桌中不可...
释疑|40天“停摆”后终现重启... 11月9日,美国会参议院表决通过结束政府“停摆”的临时拨款法案,朝重启政府迈出第一步。此时,美国联邦...
唯一非运动员火炬手,为何是他? 昨晚(10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盛大开幕。主火炬点燃仪式上,粤港澳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