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央视公开报道了歼15T战机的生产线。其中,歼15T战机的背后,清一色绿色涂装的歼35战机。不过,这不是今天的主要话题。在央视的公开报道中,批量生产的歼15T战机,仍在使用俄制AL-31F发动机,而不是国产的涡扇10C发动机。那么,为何仍在使用俄制发动机。今天,我们根据各方面的信息,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俄制AL-31F系列发动机。AL-31F发动机,属于苏联发展的大推力发动机,也是苏27、苏30、苏33等一系列战机的标配。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从俄罗斯进口了70多架苏27系列战机、100架苏30系列战机,自然也进口了相当数量的AL-31F发动机。这一时期,我国涡扇10系列发动机,还没有定型,正在发展过程中。
为了尽快提升四代机的装备数量,我国的歼10A、歼11B等战机,都采用了进口的俄制AL-31F系列发动机。不仅仅是歼10A、歼11B等四代机,由于国产涡扇10发动机的技术,迟迟无法稳定。歼16、歼20战机的早期批次,也不得不说采用了俄制AL-31F发动机。直到2018年之后,涡扇10B、涡扇10C发动机,才开始逐步装备歼10C、歼16、歼20等战机。
以歼20战机为例,现阶段,仍然使用了2台涡扇10C发动机。至于新一代的涡扇15大推力发动机,预计还需要等一等。接下来,我们聊聊歼15系列战机。歼15战机,属于我国在苏33原型机T-10K-3、歼11B等战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2009年,首飞成功。2012年定型,开始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由于发展周期紧,歼15战机的雷达、综合航电等各方面,基本上沿用了歼11B战机的成熟技术和设备。至于发动机,歼15战机,采用了俄制AL-31F-3发动机。与俄罗斯的苏33战机,采用了相同的发动机。综合配置上,大体上是第四代战机的中期标准。与美国的FA-18E/F、法国的阵风M战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就是歼15基本型的大体情况。
歼15战机,解决了航母舰载机的有无问题,各方面的配置,远远不能满足解放军海军的需要。在歼16战机基本定型以后,沈飞开始集中精力和资源,发展歼15系列战机的改进型。2024年,歼15T战机、歼15D电子战机,公开亮相。歼15D属于电子战机,各方面的配置和水平,与歼16D非常相似。至于歼15T战机,属于重型四代半战机。
与歼15基本型相比。歼15T战机,采用了全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综合航电系统。同时,很多细节上,例如保障接口也全部优化,进一步降低了机务保障的时间、难度。目前,歼15T、歼15D战机,已经批量装备了海军的辽宁舰、山东舰航母。国外媒体推测,歼15T战机,已经生产、装备了70架。
最近两天,央视公开报道了歼15T战机的生产线。其中,歼15T战机的背后,清一色绿色涂装的歼35战机。作者数了一下,最少4架,说明歼35战机已经进入批量装备阶段。不过,这不是今天的主要话题。在央视的公开报道中,批量生产的歼15T战机,生产线上,仍在使用俄制AL-31F-3发动机,而不是国产的涡扇10C发动机。
关于歼15T战机,仍在使用俄制AL-31F发动机,网络上,出现了完全不同的说法。一部分人认为,继续使用AL-31F发动机,是因为国产涡扇10C发动机,技术上仍不完善和全面。尤其是舰载型,需要面临高温、潮湿等特殊要求。在这方面,技术仍不完善成熟,仍然需要俄制AL-31F3发动机过渡、应急。
对于第一种说法,很多人不同意,也就出现了第二种说法,那就是消耗库存。按照第二种说法,我国从俄罗斯进口了数量巨大的AL-31F系列发动机,作为物资储备。这些发动机,如果不进一步使用,就沦为了“废品”。解放军部队一直非常节俭,从这个角度出发,进口的俄制发动机,必须全部使用。在此之后,歼15T的后续批次,才会使用国产涡扇10C发动机。
对于上述两种说法,作者偏向于第二种,也就是消耗库存发动机。如果歼15T战机,直接使用国产涡扇10C发动机。那么,进口的俄制发动机,又不可能退货,真的成了“废品”。其实,在这个问题上,不仅仅是AL-31F发动机,解放军部队的其他武器装备,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例如90年代—21世纪初期,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R27、R77中距弹。
截止2024年,部队仍在使用。不是上述两种中距弹,性能优异,而是消耗库存的需要。很多武器装备或者设备,尚未过保质期或者尚未到达退役年限,肯定需要继续使用。即便是性能已经滞后,仍然不能直接退役。歼15T战机,继续使用俄制AL-31F3发动机,也是类似的模式和逻辑。例如以色列的F15I战机,继续使用麻雀系列中距弹,也是这个情况。
关于我国各种机型建设、发展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上一篇:企鹅是如何过夏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