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多地战乱频发、难民危机加剧。
欧洲国家出于各种目的,纷纷打开国门接收难民,而我国一直保持着低调的态度,甚至对华裔难民的接纳也颇为困难。
正因如此,西方国家常常舆论指责我们“缺乏人道主义精神”。
那么,向来注重和平,呼吁和平的东大,为何在处理难民上表现着谨慎的态度呢?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友善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东汉时期,我国就首次接纳了难民。
公元48年,南匈奴因内部权力斗争失败,向汉光武帝刘秀请求归附。
当时东汉一方面为了稳定北部边境,另一方面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接纳了那批难民,甚至还将河套地区划归南匈奴居住,并提供大量物资援助。
可结果呢?后来随着东汉国势的衰落,曾被庇护的南匈奴向汉朝举起了屠刀。
汉和帝在平定叛乱后痛定思痛,颁布上谕:“今后不得轻易接受难民”,那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难民政策反思。
汉朝灭亡后,南匈奴联合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大举入侵中原,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五胡乱华”。
据史料记载,那场由难民后裔引发的混乱使北方汉族人口锐减70%,社会经济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
时间来到唐朝,大意之下的唐太宗李世民又犯了一个错误。
当时李世民击败东突厥后,为了传达大唐的和善仁慈,做了一个决定:允许战败的突厥部落在唐朝境内定居,并保留其部落组织。
更令人意外的是,朝廷还重用突厥裔将领,如安禄山、史思明等,并赋予他们重要军职。
而这一政策,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
公元755年,拥有突厥血统的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发动了叛乱,将大唐带入了历史晦暗时刻。
那场叛乱持续了8年,对唐朝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人口从5200万骤降至1700万,国力由盛转衰。
后来叛乱虽被平定,但唐朝再也未能恢复往昔荣光,最终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而灭亡。
还有,明朝的教训同样深刻。
明成祖朱棣为制衡女真势力,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接纳通古斯难民并给予高度自治权。
那批被收留的女真人在辽东地区繁衍生息,200年后,首领努尔哈赤的子孙建立后金政权,最终入主中原,推翻明朝统治。
明朝的覆灭固然有内部等多重原因,但当初对女真难民的安置政策无疑也是王朝灭亡的根本因素之一。
到了近代,关于收留难民和难民对国内的影响,依然在不断上演。
二战期间,当纳粹德国疯狂打压犹、太人时,当时作为全世界大都市之一的上海,也张开双臂,收留了至少2.5万犹太难民。
谁知道那些难民不仅没有感恩我们的帮助,后来竟然和日本人搞到了一起,联合日本人实施了“河豚计划”。
河豚计划十分险恶,犹、太人企图在我国东北建立犹太国家。
另外,一些犹太商业集团还曾为日本侵华提供经济支持,那种“以怨报德”的做法实在令人痛心。
对于我们的拒绝接收难民,很多人不理解,为何我们连华裔难民也不接收。
其实答案在于现代难民问题的复杂性和我国特殊的国情。
我国人口众多,超14亿,是全球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人口国。庞大的人口体系,使得我国的人均资源十分有限。
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就业、医疗和教育资源高度紧张,满足国人都十分艰难,难以承受接受难民。
如果我们按欧盟人均接收难民比例计算,我国需接纳约2000万难民,这么庞大的人数妥妥的一个中型国家的体量,对社会冲击势必很大。
另外,我国西北边境地区长期面临着境外极端势力渗透的威胁。
据统计,近年暴恐事件中23%与境外渗透相关。
难民潮可能成为极端分子混入的渠道,2015年巴黎恐袭中就有嫌疑人伪装难民入境。
还有,很多华裔难民看似老祖宗是中国人,语言文化也相近,但经过长时间的海外文化的熏陶,在很多认同感上与我国差异较大。
这就造成一个现象,看似是华裔难民,但要切实地融合到我们的文化里是十分困难的。
且不说别的,网络上曾流传过一个香港人在大陆就医的视频,对国内十分习惯的场景和现象,香港人就感觉接受不了。
那么,作为五常之一的国家,我们就真的对难民问题视而不见吗?
其实不然,我们不仅没有视而不见,而且我们还是在努力地从根源上解决难民问题。
与直接接收难民相比,我国更注重通过发展合作消除难民产生的根源。
在非洲之角地区,我国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帮助当地提高抗灾能力。
在中东,我国推动和平解决叙等危机,而非仅仅提供紧急援助。
这种思路虽见效较慢,但能从源头减少难民输出。正如中国代表在联合国所言:“最好的难民政策是让人民不必成为难民”。
另外,我国积极倡导的“八方支援”模式,也是国际社会中处理难民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各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参与到解决难民问题的事物中来,并不是只有打开国门,放难民进入才是最好的方式。
在缅甸罗兴亚人危机中,我国推动孟加拉国与缅甸对话,同时向孟加拉提供安置援助,避免了难民问题扩大化。
那种尊重区域国家主导权的做法,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解决之道,与西方粗狂的模式相比有着更加鲜明的效果。
读者们,关于“中西方处理难民的方式”,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参考资料:
新京报:加入国际移民组织 中国要接收难民吗?——2016年07月06日
界面新闻:【深度】中国可以在应对国际难民危机中扮演什么角色?——2015年1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