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 | 可可
Hello大噶好,我是可可,极专业的选手下场写文章~最近我的咨询名额收得很紧啦,今年开始只服务长期咨询包的用户,所以大家有咨询寻求的尽量选择长期陪跑,愿我们长期彼此守护。:)
今天是昨天文章《》的后续,可以先读昨天这篇哈。
我们直接开始。两套打法,应对两种场景。
1. 打法一:自始至终的稳定、共情、关怀 + 时刻说真话。
它是用来应对大量的日常情况。
比如某个朋友A,我会让他感受到我虽然很少主动联系他,但是他每次找我,我都给予比较多的关心,在意他的情绪。是一种很稳定的温暖存在体。
他问我对某个事情的想法,我也会如实表达,只不过表达的方式很完整。
“我明白你的感受,这个事情是让人难过的。但我也感受到真相的另一面,你愿意听听我的想法嘛?”
然后娓娓道来。
他如果中途打断,也都慢慢回答,就事论事地回答。
平静,柔和,不逼迫。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情绪从激动,到慢慢平和。
只要态度平和了,他就比较容易听取建议。或者说,他有更大的智慧判断要不要听取,就算不听,我也信任他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定静慧”,只要他安静了,就能生长出他需要的智慧。
这个方法大家可以作为沟通的日常训练。
事实上西方心理学中,所谓共情,就是分这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意对方的感受,对对方的情绪感同身受;第二部分是坚持自我真实想法。
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第二部分的共情,是取悦。
如果拆解昨天的文章
我认为的真相是:品牌必须在众议面前保持沉默。但这个真相或许会伤害到用户:那你不管我的情绪了吗?
所以我用精简的篇幅聊完品牌应对黑公关的方法后,很快话锋一转,转到了用户身上,这是有意而为之的。甚至都差点把议论文写成了抒情文。大量的情绪篇幅都是为了共情读者。
所以,这篇文章我觉得读起来或许是让人舒适的。也做到了给情绪价值+说出了我心中的真相。
若这个真相生硬地讲,即教品牌如何对众议置之不理,像是给资本家支招,就会站在用户对立面,引起反感。
2. 打法二:更激烈的感同身受,先帮对方发泄情绪 + 说真话
这个应用在极端情况,当对方的情绪过于激烈难控制时。
比如昨天的西贝文章中,大家拉不住创始人了。
这个时候,我会非常夸张地对他感同身受,比如听完他讲后,先大哭,先跟着他一起骂。
他现在之所以如此难劝,是因为情绪已经大到超负荷了,超出了他个人能承受的范围,必须有人帮他一起释放。
必须有人能完整地、包容式地看到他一切情绪感受。
不管外人是不是理解你,不管你的情绪是不是“合理”,它是你的我就感同身受。
“被完整地看到”是一种非常大的滋养。
很多人崩溃,都是崩溃在没有人看到他。
当他发现被我完整地、全然地看到后,情绪就平复大半了。
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可以冷静下来,我才会跟他说我的想法和方案。
先是“我跟你牢牢地、不可动摇地站在一起,我跟你是一边的”,然后才是我为你考虑。
好啦我的宝贝们,今天的内容就要水灵灵结束了哈哈。终于到小周末啦,大家小周末快乐!!
唠叨一句,我今年开始接咨询名额已经缩得很紧,想要咨询陪护的宝贝抓紧预约今年的名额哈,这样我可以更有规划地安排工作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