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落入曹操手中后,依然是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曹操虽然打着效忠汉室的旗号,实际上却在一步步巩固自己的势力。他先是排挤了护驾有功的杨奉、韩暹等人,接着剿灭了豫州的黄巾军残余,又吞并了吕布、张绣等割据势力,还阻止了袁术称帝的企图。这些行动表面上是在为朝廷效力,实际上都是在为曹操自己积累政治资本。
汉这个称号在当时不仅代表着一个王朝,更是很多人心中的精神支柱。就连远支皇族刘备,也以复兴汉室为口号(虽然也有自己的野心)。而最渴望汉室复兴的莫过于汉献帝本人,因为只有汉室真正复兴,他才能摆脱傀儡的命运。试想,哪个皇帝不想恢复祖上的荣光?谁不想真正掌握至高无上的皇权?
回想汉献帝的登基过程,完全是被董卓强行推上皇位的。在西凉军阀的控制下,他的处境如同噩梦一般。董卓只是把他当作树立权威的工具,从不顾及这个少年皇帝的感受。后来落到李傕、郭汜手中时,处境更加悲惨,他们对待汉献帝就像对待夜壶一样,用完了就扔到一边。那时的汉献帝,能保住性命就已经是万幸了。
相比之下,曹操对待汉献帝确实体面得多。在曹操的控制下,汉献帝至少不用再担惊受怕,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宗庙祭祀也得以恢复。从表面上看,曹操给了这位傀儡皇帝应有的尊严和礼遇。
然而,汉献帝在曹操这里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始终没能掌握实权。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这种滋味可想而知。不能行使皇帝应有的权力,这种痛苦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
或许有人会批评汉献帝不知感恩,但人性就是如此——只要活着,就会不断产生新的欲望。当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人自然会渴望更多。
曹操给了汉献帝生存的保障,也给了他复兴汉室的希望,但同时也让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因为曹操绝不会轻易交出权力,想要真正掌权,汉献帝只能冒险一搏。
面对在朝中一手遮天的曹操,势单力薄的汉献帝几乎没有胜算。他的都城都在曹操的地盘上,想要夺权只能铤而走险。他找到的盟友是同样被曹操排挤的董承和寄人篱下的刘备,但这两人也都是野心家。这就像当年何进引董卓进京的翻版,虽然不高明,但走投无路的汉献帝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