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历史学科走过百年,大历史学科群如何拥抱新科技?
创始人
2025-09-22 12:43:13

一百年前,复旦大学史学系正式成立。如今,复旦历史学科走过百年。

纪念复旦大学历史学科创建100周年大会9月20日上午在相辉堂南堂举行。作为复旦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学术影响力最卓著的学科之一,创始于1925年的历史学科是复旦人文社科的一面旗帜。

复旦历史学科走过百年。 本文图片均为“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 图

至今,复旦史学从最初的史学系,形成了由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旅游学系、历史地理研究所、文史研究院、科技考古研究院、全球史研究院组成的“三系一所三院”大历史学科群,各学科彼此贯通,激荡出思想与学术的创新涌流。在最新的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复旦的中国史学科获评A+,世界史学科获评A-,位居全国前列。

“历史,是最艰难的学问,各种科学的知识它全部需要。”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先生所言,兼收并蓄、跨界融合,成为复旦史学的鲜明传统。

1930年史学系毕业师生合影,左二为李登辉校长

进入新时代,人工智能的兴起,AI导致“文科困境”的说法引起广泛关注,对此,复旦历史学系主任仇鹿鸣的态度却并不悲观:“用新文科拥抱新科技,新文科不仅仅是AI和大数据,更重要的是研究视野和角度的转换。”支撑仇鹿鸣观点的,是复旦历史学科走过百年辉煌后,来到新起点。

当AI技术重塑人类生活,复旦史学也正尝试跨界。历史学系教授高晞带领团队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合作,开启了AI for History项目,仅用三个月便搭建起首轮历史模型。这一尝试源于史学最朴素的困境——浩瀚档案与史料难以检索,尤其是跨语种、早期文献与手写档案,往往成为学术追问的阻隔。该模型已覆盖29种语言,乃至音乐乐谱、铭文,突破了欧洲中心论下史料体系的局限。

高晞团队在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参观实践

目前,高晞团队携手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正在开发“中华文明在西方”的大模型,尝试通过文本、图像、音频、视频与时空五维互证,从世界视角重审“中华”概念的形成和建构过程。“给我很大惊喜的是团队里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不仅有很多新想法,还非常熟练地使用AI各种工具,并及时关注世界AI在人文科学研究的信息。”高晞说,在这场新文科的探索中,年轻学子有着极大的热情与想象力,他们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勇于尝试的劲头,正为历史学科注入新的活力。

仇鹿鸣介绍,在人才培养方面,下一步,院系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AI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历史学是一门用人文的眼光,洞察人间社会过去和现在的学问。”复旦文科资深教授姚大力认为,面向未来的历史学,呼唤更多元开放的跨学科眼光,更宽阔包容的全球性视野,以及更久远通透、富于前瞻的胸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Z384次列车的乘务员,为何要... 11月24日16时53分Z384次列车载着682名旅客驶离长春站开启跨越4267公里的“候鸟”之旅从...
南海舰队发声:假如战争今天爆发... 11月25日 “南海舰队”发布高燃视频 “假如战争爆发,这就是我的回答!” “中国军人,只有战死,没...
一场三球完败的背后,巴萨和亚马...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欧冠中切尔西主场对阵巴萨,这是英超第二与西甲第二的直面对垒,结果场面一边倒,蓝军...
原创 叶... 历史上,许多民族以强悍的战斗力闻名于世,而俄罗斯的军事力量至今仍然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尽管俄罗斯在多...
股价回撤、增速放缓,成都银行股... 近日,成都银行两大国资股东联手斥资6.11亿元增持该行股份近3424.7万股,引发市场关注。记者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