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天无便意,排便无力感,腹胀,嗳气怎么办?大便干硬如羊屎球状,排便困难,甚至肛裂怎么办?吃上通便药大便变稀,不吃通便药就无大便怎么办?常年吃泻药怕有碍健康,不吃通便药又吃什么来代替呢?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便秘。
01
什么是便秘
便秘并非仅指排便次数减少,它更体现为一种整体排便状态不佳的“肠道慢行”状态,包括以下症状:
排便频率减少:每周自发排便次数少于3次。
排便困难:25%以上的排便费力费时。
粪便性状异常:25%以上的排便为干硬或呈颗粒状粪球(参考Bristol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中的1型或2型)。
排便不尽感:25%以上的排便为即使排出大便,仍觉得腹内有残留。
排便梗阻感:25%以上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堵塞感。
手法辅助:25%以上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如用手指协助排便/盆底支持)。
诊断前出现症状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包括2项或2项以上者,可考虑为慢性便秘。
02
便秘分型
器质性便秘:是指有确切肠道病变引起的便秘。如肠道肿瘤,巨结肠、肠扭转等,导致大便排便不畅。
功能性便秘:是由于排便功能下降而引起的便秘,又分为三种类型:①慢传输型便秘。大部分是由于精神压力及环境变化引起的肠道蠕动慢,粪便运输不畅。另外,由于缺乏运动、缺水、缺乏膳食纤维、过度节食等引起结肠蠕动减少,粪便停留时间过长,粪便中的水份被吸收,脱水的粪便变得坚硬且难以排出,可能会出现排便费力、腹胀、腹痛、肛门阻塞感,还可能造成肛周疾病。②出口梗阻型便秘:粪便到肛门口后,由于不正确的排便动作或痔疮等其他原因无法顺利排出粪便。③混合型便秘,同时存在慢传输型便秘与出口梗阻型便秘。
03
中医如何治疗便秘
在充足饮水,规律运动,每日摄入足量膳食纤维,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的基础上,若效果不足,可寻求中医治疗。
中药复方治疗:中医药辨证论治,以通为主,以降为顺,注重调整脏腑功能,从整体出发。便秘的辨证当分清寒热虚实:实者——包括热秘、气秘和冷秘;虚者——当辨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的不同。四诊合参,辩证论治。
中医外治法:中药膏摩治疗可以使中药透入皮肤,电热砭石推拿、活血通络,全身调理。另外也可以通过耳穴压豆、贴敷、中药灌肠等中医特色疗法,达到通腑理气、活血通络作用,改善便秘症状。
本文作者
张白雪
脾胃病科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
出诊时间:脾胃病科普通门诊周二、周五全天
审核专家
刘明坤
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胃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脾胃病科专家门诊
来源:脾胃病科
编辑:张婧、高宁
审核:樊瑷晗
统筹:尹一璐
监制:刘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