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联社9月7日报道,称9月29日韩国将正式开始对华团队游免签,该政策一直延续到2026年6月30日。
这一消息直接震惊国际,因为中俄前不久刚实现试验双向免签政策。
这是否代表中韩关系完全逆转?中韩为何有一段长达六年的冷淡期,是否真的是萨德原因?
自从尹锡悦下台,李在明担任韩国新总统以来,中韩关系明显成为了国际上重点关注的焦点。
而这种高关注度本质原因在于中韩的两国关系牵扯到现今国际上的大多数焦点问题。
韩国作为美国的附庸国,也是美国在中俄朝地缘政治上埋下的一颗重磅炸弹。
可以说一旦韩国这个炸弹引爆,俄乌冲突、半岛核危机、南海问题、台海问题、美日韩同盟等等全都会浮出水面,引出一系列巨大的冲突。
而中国一直强调与韩国搞好中韩关系,为的就是不提前引爆这个炸弹。
从2017年到2024年,韩国居然六年没来中国访问,这事儿听起来就觉得不对劲。表面上看很多人把锅甩给萨德系统部署,其实这只能算是导火索。
举个简单的例子,韩国2017年不顾巨大争议成功部署萨德系统相当于乌克兰要加入北约。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惹恼俄罗斯的根本原因是北约东扩,同样惹恼中国的是韩国正在丧失主权。
假设朝鲜半岛没有朝鲜的存在,只有韩国,那么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就是想要再引起一场新时代的抗美援朝。
所以李在明上台后,围绕他的核心都是如何处理中日韩美关系,而非是振兴韩国。
从这里就能看出中韩关系遇冷的本质问题还是韩国缺少主权而引发的一系列外交反应。
而李在明也是圆滑的很,在美国或者接受美国采访的时候,一直都是强调韩国和美国是最高优先级,中韩关系也没有尹锡悦时期那么极端对立,而是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
这次的韩国团体免签政策就是想要缓和与中国的关系,而且在李在明上台的这段时间,韩国来华的高官也是非常频繁,尽管李在明缺席了九三大阅兵。
那么我们能说中韩关系完全恢复正常,或者迈进一步发展了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从历代韩国总统便能看出,中韩关系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朴槿惠顶着巨大压力要来中国参加阅兵,却又急匆匆下台;尹锡悦在在任期间多次抹黑中国干预韩国大选;而李在明却赶紧弥补中国关系。
归根究底是因为韩美关系,当美国对韩国不满意或者打压韩国时,韩国只能向中国寻求经济补给,以此来减轻压力,向美国委婉的示威。
当美国竭尽全力支持韩国时,韩国在美国的庇护下没有发展压力,吃饱了撑地就又能挑衅中国。
如今李在明在中韩关系上想要积极发展,主要是因为特朗普对韩国加征关税,且特朗普想要修复与朝鲜关系,这都带给李在明难以承受的压力。
中韩关系遇冷或者遇热,根本上是取决于中美关系遇冷或者遇热。
从韩国的视角考量,其领导人对国家的决定能力受限,本身就是地缘政治的牺牲品。
为了预防朝鲜的核弹攻击,韩国被迫要与日本修好,以此保证美日韩同盟的稳固。
为了制衡朝鲜,李在明不得已就任后先出访日本,与石破茂达成军事合作,且保证两国领导人往来。
当然两国也有一部分经济合作,那是因为两国同病相怜,共同应对美国的施压和经济侵略。
为了不完全成为美国的军事基地,韩国又要尽力与中国保持关系。但是一旦触碰中国,韩国又绕不过中美关系、韩朝关系,这是属于进退两难的。
在别的地方韩国或许可以大谈特谈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可是九三大阅兵期间,韩国是半句不敢提这个话题。
除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场外,其更担心的就是西方叙事体系中的中俄朝军事同盟。
另外就是韩国已经意识到在军事实力方面,中国显然是在逐步超过美国,他们会潜意识的认为中国的武器系统会同步到朝鲜,到时候是否去核都已经无意义了。
更可况普京与金正恩达成了共同防御条约,一旦朝鲜受到攻击,马上就会迎来俄罗斯军队的千里奔袭。
朝鲜和美国的存在是中韩关系不能飞速发展的客观原因,而韩国正在失去政治主权则是根本原因。
当然到了这个地步,李在明还是想要拨弄风云的。
比如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9月17日来到中国,与王毅外长会面,商讨中国领导人参加韩国庆州会场的亚太经合组织第3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李在明是非常聪明的,他想要在中美朝三国关系中富贵险中求,以求能够通过激化冲突和矛盾让韩国脱身。
但是随着美国对韩国的经济和政治侵略,李在明是否能够得逞就是另一说。
中韩关系遇冷6年,萨德系统的部署是表象,韩国政府亲美的战略选择才是主要原因。
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韩国外长赵显将访华,韩媒称“打破惯例”
2025-09-15 ·观察者网
朴槿惠:应停止有关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无谓争论
2016-07-15 ·环球网
韩国确认:将对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
2025-09-08 ·新重庆-重庆日报
下一篇:美媒:美对华鹰派为何热衷谈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