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球迷认为,选手的积分与排名并不能完全反映其真实水平,毕竟排名较低的选手也时有战胜排名较高选手的情况。然而,从近期国乒的选拔安排来看,世界排名在获取大赛资格中仍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在亚锦赛的参赛名单中,王楚钦、林诗栋、孙颖莎和王曼昱均凭借世界前二的排名直接锁定名额,无需参与额外选拔。
同样,在世青赛U19项目的名额分配中,覃予萱、纵歌曼、温瑞博等选手也因队内世界排名较高而免于参加选拔赛,直接获得参赛资格。有球迷提出疑问:为何排名同样靠前的陈幸同未能入选亚锦赛?原因在于选拔规则明确规定,唯有队内排名前两位的选手才能直接取得资格。
由此可见,积极参与国际赛事以累积积分至关重要。WTT赛事频率较高,尽管部分球迷希望选手——尤其是孙颖莎和王曼昱这样在外战中表现稳定的核心队员——能获得更多休息,但不断争取积分仍是当前周期不可忽视的策略。经历巴黎奥运会选拔过程的王曼昱,对国乒以排名和积分为基础的选拔机制已有深刻体会。
尽管球迷或许认为积分和排名并非衡量实力的绝对标准,但教练组在人员选用上仍高度依赖这一基础指标。当然,积分排名仅是初步筛选依据,国乒还会通过连续赛事的表现全面评估选手是否具备参加奥运等重大比赛的综合能力。对王曼昱而言,维持较高的世界排名,尤其是为竞争奥运会单打资格,显得尤为关键。
此次亚锦赛的选拔方式,实际上已透露出新奥运周期国乒的选拔导向:一方面依据世界排名直接分配部分名额,排名越高的选手入选概率越大;另一方面则通过队内淘汰赛补充其余名额。尽管国乒尚未正式公布新周期的详细选拔标准,但可看出其与主要对手如日乒一样,仍在不断调整与摸索中。
对王曼昱而言,新周期的竞争压力较之上届更为激烈,孙颖莎同样意识到这一点。即便孙颖莎积分已遥遥领先,她仍坚持频繁参赛,以稳固领先地位、为奥运选拔做足准备。这种“你追我赶”的态势,也促使国乒女队整体成绩持续稳定。队内较量中,细节往往成为胜负关键。
除争取更高积分与排名外,国乒选手也需着力提升外战稳定性,特别是面对如日乒削球手桥本帆乃香等新兴强敌时需保持优势。王曼昱近年对日乒选手的全胜纪录,正是她外战稳健的体现,这也为其赢得较高积分与排名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孙颖莎凭借世界排名的绝对优势免试入选大赛,突显了国乒对排名的高度重视。希望她和王曼昱能继续保持稳定的国际战绩,这将是她们争取奥运会资格的核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