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6日消息(记者 庞婷)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通航六周年纪念日。6年来,这座“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航空枢纽累计保障旅客近1.82亿人次、进出港航班超134万架次,通达全球近30个国家203个航点,深度融入“空中丝绸之路”;依机场而建,因机场而兴的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也展现出亮眼成绩:注册企业由2019年的不足1000家增加至目前的1.5万余家,其中外资企业400多家;累计引进重点产业项目336个,总投资1537.85亿元。区内全国唯一跨省综保区全域封关运行,2024年进出口总值达99亿元,同比增长4倍,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源”。
2025年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开幕(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当天,2025年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开幕,为这一重要节点注入新活力。会上,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颁发首批一体化登记营业执照,这一创新举措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有效提升企业跨区域经营登记的便利性;大兴机场临空区临床急需产品进口服务中心启动,助力“建立具有北京特色的临床急需药械进口审批绿色通道”效能提升;口腔医学产业国际合作平台同步启动,打造全球口腔医学产业的重要合作平台与创新高地。
星河动力运载火箭研发制造基地(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从项目立项到用地审批仅用45天,关键零部件经机场货运‘当日达’,这样的效率让我们能专注技术突破。”在星河动力运载火箭研发制造基地,公司执行总裁夏东坤在即将竣工验收的厂房介绍道。这家2018年成立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依托临空区“北京研发+廊坊制造”的协同布局,已成功发射十余次“谷神星一号”系列火箭,将35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突破民营商业火箭多项技术瓶颈。企业核心团队中,航天领域8年以上经验人员占比达90%,而廊坊基地投产后,每年可支撑5至8枚火箭核心零部件生产,为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化发展筑牢根基。
卡尔斯生产线(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生物医药领域的北京卡尔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则是临空区政策红利与产业平台共振的受益者。“综保区研发、生产全环节保税,让我们进口原材料和设备关税减免,综合成本降低30%;如今口腔医学产业国际合作平台启动,更能直接对接国际顶尖技术。”公司总经理宿瀚奇说。这家由医生创立的企业,其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跨代领先,产品质量对标国际一线品牌、价格优势明显,目前已覆盖全国34个省市区,服务民营口腔机构超2000家,还通过BITC培训平台累计培育数万名口腔医生——政策红利与产业平台的双重加持,让国产优质医疗产品加速惠及民生,为中国老百姓提供用得起、用得好的医疗产品。
大兴临空区口腔医学产业国际合作平台启动(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在25日的大会上,还启动了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口腔医学产业国际合作平台。该平台由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联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疗器械检验中心以及北京卡尔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汉瑞祥全球口腔重建集团等多家权威机构、领军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将依托该平台建设口腔医学国际孵化中心、国际展示交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以及智能制造基地四大板块,覆盖国际口腔医学产业的服务生态,并以口腔种植体为核心支点,逐步向上下游拓展,涵盖口腔治疗材料、口腔扫描设备、口腔诊疗器械及牙齿矫正器等多元产品,构建“核心引领、多点支撑”的完整产业生态。
政策的温度,不仅体现在产业扶持上,更融入城市功能的每一个细节。6年来,临空经济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0亿元,建成各类住房9.6万套;高标准实施100余项重大市政设施,“五纵两横”外围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成型——实现了高铁、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构建起一个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使得京津冀主要城市与大兴机场之间的通勤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进一步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46座公共服务设施陆续建成,其中北京第四实验学校作为北京市“高起点、高品质、国际化”的市投市管学校之一,今年9月首次招生,开设双语课程、科创实验室等特色教学模块,将有效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和教育现代办学水平;临空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投入运营,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2019年的3张提升至8张,满足居民“家门口看病”需求;生态建设同样亮眼,1.6万亩生态绿地、平原生态林铺就“绿色基底”,55公里河道实现“蓝绿统筹”治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公园绿地4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1%,“宜居宜业”的环境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综保区的“生命线”——区港联络通道,更成为临空区效率的“缩影”。这条长1.64公里的通道,通行时间仅需3分钟,较走社会道路节省近一小时,实现综保区与大兴机场口岸的无缝衔接。“以前货物从机场到综保区,要经过两次海关查验、多次堵车,现在通过‘一卡双用’模式,一次通行就能完成口岸和保税区的双重监管,生鲜、医药产品的冷链运输再也不用担心时效问题。”工作人员介绍,依托大兴机场海关的统一监管,综保区还积极推进机场的“四类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共享,为水果、冰鲜水产品、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提供便利。
大兴机场临空区联合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全力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地,强化国际航空枢纽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功能,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核心枢纽,构建国际一流的临空产业体系,加快完善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打造省际交界地区一体化发展典范、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配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