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不可“居无竹”
创始人
2025-09-28 09:21:52
0

中国人爱竹,有“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说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竹国之一,拥有丰富的竹藤生物资源。国际竹藤组织也成为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

那么,你知道我国对竹子的利用有着怎样的历史吗?在新时代,竹藤产业还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竹子王国”从何而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培育和利用竹子的国家,素有“竹子王国”之称。在我国,关于“竹”的确切记载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1954年,西安半坡村,在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在出土的陶器上辨认出了“竹”字符号。周朝时,竹子开始用于皇家园林建设。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囿”时即采用竹子作为材料。之后,汉代的甘泉宫中的竹宫、宋代的黄冈竹楼均将竹子作为建筑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制造了竹制工具“桔”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转筒车”,使得农业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这一时期,竹子还被广泛用于军事,竹制弓箭是当时主要的武器。秦汉时期出现了竹制布,这种面料不易变形、强度高、韧性不错,还能防潮,但保暖性较弱,因此通常被用于夏季服饰的制作。当时的人们还取竹制冠,做竹鞋、竹斗笠、竹伞等防雨产品。在文化保存与发展中,竹子也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早在商代,人们就会把字写在竹片上,成为“竹简”,再用绳子串在一起形成“册”。东汉以前,大量的珍贵文献均由竹简保存,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而记录这些的是“竹笔”,后来也发展成为毛笔,承担了书写记录的重任。竹简之后,我国开始用竹造纸,竹子先是作为制作纸的工具,后来成为制作纸的原材料。到9世纪,竹纸出现,后兴于明,盛于清。

因此,作为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古人与竹的关系正如苏东坡所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

竹文化,从器物到精神

随着人们对竹子的利用不断深化,竹文化不断发展,逐渐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相连。早期,人们对竹子的印象只是停留在实用的器物层面。《吴越春秋》记载,古歌谣有:“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时,竹作为弓的材料,用于狩猎。《诗经》中,“瞻彼淇奥,绿竹如箦”,写凉席由竹子编织而成;“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写竹子可做鱼竿用于垂钓,均体现了竹子的实用价值。到了秦汉时期,竹的精神内涵开始从诗歌中萌芽。《古诗十九首》云:“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班固的《竹扇赋》说:“青青之竹形兆直,妙华长竿纷实翼。”此时,竹与诗歌中的其他动植物一样,承担着“起兴”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竹子渐渐地成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南朝贺循《赋得夹池修竹诗》写道:“逢秋叶不落,经寒色讵移。”鲍照《中兴歌》写道:“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愿君松柏心,采照无穷极。”此时,竹高节多茎和四季常青的自然属性被放大,竹的文化符号也逐渐形成。唐宋时期,咏竹题材诗词数量大增,仅唐代咏竹诗就留存有约220首。此时,王维《竹里馆》中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刘禹锡《庭竹》中的“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白居易《池上竹下作》中的“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等名句相继涌现。竹子入画则盛于宋。北宋时,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由此,墨竹成为绘画中的“常客”。而苏东坡则开创了朱笔画竹的先河,他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总结的“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少纵则逝矣”,也成为“胸有成竹”的出处。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文人们为竹子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与品格。松、竹、梅被并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并称为“四君子”。最终,竹的品格逐渐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的代表,也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新时代,竹子的新可能

工业时代来临后,竹子逐渐被其他材料所替代,竹制品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今天,竹藤产业是否还有新的发展空间呢?目前,塑料制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加深,全球超过140个国家明确了禁塑、限塑政策,“以竹代塑”成为不少人的共同期待。作为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竹子能在3—5年间快速成材,一株高20米的树生长可能需要60年,而长成一根20米高的竹子仅需约60天,是理想的可再生纤维来源。竹子的吸碳固碳功能也十分强大。有数据表明,竹林的固碳能力远超普通林木,是热带雨林的1.33倍。我国竹林每年可实现减碳1.97亿吨、固碳1.05亿吨。而我国现有竹林面积超过700万公顷,竹资源品种丰富、竹产品生产历史悠久、竹文化底蕴深厚,竹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包括上万个品种。因此,在所有代塑材料中,竹子的优势得天独厚。随着科技的发展,竹材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在一些细分市场,竹产品已成为塑料制品的理想替代物。例如,用竹浆可制成环保、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以竹纤维为原料制作的薄膜可以代替塑料大棚;竹缠绕技术则可使竹纤维能够替代塑料管道;竹包装也正成为一些快递公司的新宠……另外,有专家认为,竹子是最可持续建筑材料,在世界各国均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尼泊尔、印度、加纳、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国际竹藤组织已经组织建造了大批适合当地环境的示范竹建筑,支持不发达国家就地取材,建造可持续的,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建筑。在厄瓜多尔,竹结构建筑的创新应用还大大提升了现代竹建筑的影响力。“竹子还有更多可能性。”香港中文大学博士邵长专曾提出“竹居城市”的概念。他认为,在城市公共建筑领域,竹子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进而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拓展市场、增加就业。随着“以竹代塑”深入发展,竹制材料在新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不可居无竹”的新生活或许即将到来。

◎本文原载于《解放日报》(作者:肖雅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由豆包AI生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2... 孟加拉要买20架中国歼-10CE,印度慌了吗?别急,这出戏还没到高潮。 中国这两年做起军火生意,比当...
为何大学要办好劳动课 洗菜、择菜、切菜、炒菜……跟着食堂师傅学烹饪,或者向同学们“露一手”、分享自己的家乡菜,成为重庆大学...
事关诺贝尔和平奖,特朗普:我不... 参考消息援引《俄罗斯报》10月8日报道,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未通过有关提名美国总统特朗普获得诺贝尔...
南北“两重天” 天气差异为何这...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题:南北“两重天” 天气差异为何这么大? 新华社记者黄垚 假期后返工第一天,...
自然界浩瀚的未知 对珍·古道尔... [ 古道尔的成就无疑缘于不少特定的、不可复制的因素。形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她拓宽了人们对“科学家”的...
原创 杜... 在NBA这个充满聚光灯与商业逻辑的联盟里,真挚的敬意往往最为动人。近日,凯文·杜兰特在一次采访中为昔...
原创 百... 1940年8月20日晚10点,抗日敌后战场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百团大战”正式打响,八路军各部...
为何严禁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规范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家长...
原创 法... 在10月6日,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在马提尼翁宫递交了辞呈,总统马克龙也迅速接受了辞职。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坛...
原创 歼... 歼-16东海亮剑,10米倒飞锁双机,F-22为何自此消失? 最近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必胜》中,曝光了一...
大学新旅程如何不失方向地自主探... 大学新旅程如何不失方向地自主探索 刚刚过去的暑假,“高大衔接班”成为不少家长眼中的“香饽饽”。培训...
推荐有实力的大型冷藏库工程订制... ——从资质、技术到服务,这份榜单帮你避坑 一、看资质:合规性是基础,别被“野路子”忽悠 选大型冷库工...
老庙如何让“好运”与Z世代共鸣... 在市场环境与消费者偏好急速变化的今天,品牌如何保持生命力乃至引领力?老庙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关键答案——...
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如何管理?新规... 央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为进一步深化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市场...
原创 下... 在不久前结束的乒乓球WTT中国大满贯赛上,日本削球名将桥本帆乃香遭遇惨败,一局未赢0-3输给了国乒主...
如何成为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 ◎月旦平 对莎士比亚的作品,世人有太多赞美之词;对其作品的解读和改编,后人也乐此不疲。英国作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