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已行至中段,你的“菊部”还好吗?据AI健康应用“春雨医生”平台数据,重庆、成都、深圳、广州、北京等10个城市有关“痔疮”的咨询量在假期期间暴涨。据报道,郑州一医院肛肠科就诊人数激增,治疗室门口,患者们排队割痔疮,让肛肠科成了国庆假期“热门打卡地”。
痔疮成为假期健康“刺客”这几个典型场景是诱因
“吃得多、喝得多、睡得少、熬夜、开车久坐是导致不少患者发病的主要诱因。”郑州人民医院肛肠科主治医师张胜威总结,中秋节国庆节聚会量增加,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饮酒过量,同时熬夜、作息不规律等因素都会导致肛肠疾病的发生率有所上升。
场景一:饮食过度
大部分人节日期间以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为主,素菜、粗粮相对吃得少,加上缺乏运动,很容易引起大便干结,这时候再加上喝酒刺激肛门周围局部组织,导致黏膜下血管过度充血,便会诱发肛周疾病或者其他肠道疾病。
此外,异地饮食习惯的改变,比如辛辣刺激食物摄入的突然增加,导致不少人在出游旅行期间发生肛肠疾病问题。
场景二:久坐
节日期间开长途、打麻将、喝茶、一坐一下午。长时间坐着,肛门局部受压会引起血管的扩张,静脉回流受阻,也会诱发肛肠疾病。此外,张胜威指出,上厕所原本3至5分钟能解决,现在上厕所刷手机要半小时起步,这样久坐会导致肛门周围血液循环不畅,静脉血液淤积在肛垫组织内,引发肿胀和隐痛。
场景三:过度疲劳
放假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带着家人出门旅行过节,可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景点多休息少,过度的劳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肛周疾病。此外,假期期间,熬夜追剧、睡懒觉让很多人的排便生物钟被打乱,这样的作息会让肠道也跟着“罢工”。肠胃的蠕动有固定节律,长期作息不规律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便秘或腹泻,反复刺激肛门黏膜从而出现健康问题。
预防遭受“菊部”打击,三个关键字请记好
关键字一:“动”每周至少3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关键字二:“吃”多饮水,保持清淡饮食,控制辛辣油腻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关键字三:“查”如果出现便血、肛门肿块等症状,及时就医,不要因“不好意思”拖延病情。
预防痔疮并非难事,关键在于将科学的方法融入日常生活。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合理调整饮食,适当运动锻炼,注重肛门清洁,保持乐观心态。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自己的肛肠健康撑起一把“保护伞”,让痔疮无机可乘,轻松享受每一天。
(央广网综合自扬子晚报、中原网、科普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