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夏天,一名印度小伙子在社交平台上发问:“中国仅仅落后印度10年吗?”他这一句话,让不少人忍不住回应。印度的网友们激动地支持这个观点,认为中国赶不上印度,而韩国和法国的学者们则纷纷反驳,指出了背后的数据和现实。
那名印度提问者可能看到了国内新闻上的各种报道:GDP增速飞快,外国公司纷纷涌入,觉得中国的经济也不过如此,追赶印度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在Quora上,这个问题一发布,印度网友立刻涌入,列举一大堆数字自夸。
比如,2022年印度的GDP增速为6.7%,而中国只有3%,英国是4%,他们认为这意味着印度的增速是中国的两倍多。亚马逊、苹果、美光这些国际大公司把工厂设在印度,G20峰会时,美国高层对印度也是点头哈腰,似乎西方国家也都在对印度投以更多关注。更有甚者,印度还谈到了自己的人口红利和制造业的未来,表示印度将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主导者,并强调质量管理,不像某些供应商那样容易被替换。
在军事方面,印度也自信满满。陆军有着110万兵力,摩托化部队在山地和平原上如猛虎般奔驰,海军在印度洋上呼风唤雨,甚至拥有一艘融合了俄罗斯和美国技术的航母,并在与美日的联合军演中表现突出。印度人认为,唯一的短板就是与美国的差距,但他们表示这正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然而,韩国人可不买账。韩国网友Jan Sing第一个站出来反驳:“印度的军力在亚洲根本排不上第一,韩国才是亚洲的军事强国!印度虽然人口多,但在经济和军事上都还落后,最多只能依赖外国武器。”他还拿中国说事,认为中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和韩国的合作,指出从1990年到现在,中韩的GDP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是中国大幅领先,而韩国依然稳步发展。
对韩国来说,印度对自己说领先十年的话简直是自夸,尤其是印度在军事上的言辞,更让他们不满。韩国的装备像K2坦克、F-35隐形战斗机和世宗大王级驱逐舰,印度的摩托化步兵和航母相比起来,显得有些逊色。
不久之后,法国巴黎理工学院的教授Aam Fyed也加入了这场讨论。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印度喜欢拿自己和中国做对比,就像一只不知进退的苍蝇,虽然叫得响,却永远抓不住人。他列举了一堆数据,表示中国在2023年的GDP总量是印度的四倍多,人均收入也领先。即使印度的增速再快,十年内也不可能追上中国。他还提到,印度的军事装备大多依赖外国,像法国的“阵风”战斗机和美国的GPS系统,而中国则在技术上更加自主,拥有如东风洲际导弹、歼-20隐身战斗机和北斗卫星系统。中国的空间站已经建成,而印度还遥不可及。中国的基础设施也远远超过印度:高铁网络15.5万公里,而印度的铁路系统依然存在拥挤和设施老化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的自信逐渐变得有些过头。2024年8月,一位印度博主Maitreya Bhakal发帖调侃道:“印度现在就是10年前的中国”,并附上一张中国十年前的城市风景图,显示高楼林立、地铁繁忙。评论区立即炸锅,许多中国网友回复道:“中国10年前就是这个样子,印度现在呢?贫民窟遍地!”
中印两国在人口和土地面积上差距不大,历史上的现代化进程也相似,为什么如今差距如此巨大?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GDP从与印度差不多,已经增大了五倍,而人均收入也大幅领先。中国的基础设施飞速发展,尤其是高铁网已经全球第一,城市化率也超过了60%。相比之下,印度的城市化进程迟缓,贫民窟问题严重,贸易赤字常年存在,外汇储备也不稳定。韩国处于两国之间,经济体量虽小,但军力和人均收入都很高,常常成为印度和韩国互相争执的焦点。
总之,虽然印度的GDP排在全球第五,中国排在第二,韩国位列第十,但从各方面来看,中印之间的差距远远超过10年,可能是20年甚至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