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大藏|五千年来,我们为何被称作“礼仪之邦”?
创始人
2025-10-08 15:20:28

在辽西丘陵的连绵山岗间,正进行着一场跨越5000年的文明对话。从红山先民的制陶琢玉,到现代考古的数字技术;从“礼仪之邦”的雏形,到研学文旅的融合,牛河梁遗址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生动见证。

新版教科书上介绍了牛河梁遗址的重大考古成果,即以“坛、庙、冢”为主要特征的礼制,以玉猪龙为典型代表的礼器,以天地、祖先、龙和动物崇拜为重要内涵的信仰体系。我们以敬畏之心守护遗产,以创新之策激活传统,让红山文化这束“中华文明曙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为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文明根脉书写新的篇章。

万众瞩目的“红山女神”身上,还有着不少未解之谜:她是首领、祭司,还是抽象神?神像背后的壁画残片纹样有什么意涵?目前,女神庙遗址因覆土保护处于封闭状态,更引发人们对红山先民信仰世界的无限遐想。近期,我们将启动女神庙保护展示提升工程,全面改善展厅环境,配合发掘建设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届时,实验室将设置通透的大玻璃墙,参观者们可以实时观看考古工作人员修复文物、开展研究的场景,让“藏在深闺”的考古工作成为可观察、可感知的展厅。

牛河梁遗址“北庙南坛”的布局,与北京天坛、太庙的规制一脉相承,印证中华文明礼制传统的悠久延续。我们计划开放第三地点和第五地点两处新遗址。其中,第五地点以方形祭坛为特色,与第二地点“方圆呼应”,呈现红山文化“敬天、礼地、法祖”的体系。未来,我们还计划打造“红山古国生活场景”沉浸式体验区,以数字技术复原先民的聚落布局、生产生活场景与祭祀仪式,让观众“穿越”到5000年前的辽河流域,感受玉猪龙的纹饰灵动、女神庙的庄重肃穆。

古文明遗存融入当代生活,红山文化将变得更加具象可感。依托遗址公园的影响力,牛河梁周边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考古+文旅”新模式让文化遗产成为惠及民生的“活资源”。目前,我们正在建设考古研学基地,以“传播中华文明起源、展示多元一体文明格局”为核心,面向青少年、文化爱好者、考古工作者等广泛群体,将辐射全国乃至世界范围。

在保护中研究,在研究中传承。当游客站在女神像前,看到的不只是一尊头像,更是中华文明的根系。这,就是我们守护的意义。

(作者为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管理处处长、朝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馆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Z384次列车的乘务员,为何要... 11月24日16时53分Z384次列车载着682名旅客驶离长春站开启跨越4267公里的“候鸟”之旅从...
南海舰队发声:假如战争今天爆发... 11月25日 “南海舰队”发布高燃视频 “假如战争爆发,这就是我的回答!” “中国军人,只有战死,没...
一场三球完败的背后,巴萨和亚马...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欧冠中切尔西主场对阵巴萨,这是英超第二与西甲第二的直面对垒,结果场面一边倒,蓝军...
原创 叶... 历史上,许多民族以强悍的战斗力闻名于世,而俄罗斯的军事力量至今仍然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尽管俄罗斯在多...
股价回撤、增速放缓,成都银行股... 近日,成都银行两大国资股东联手斥资6.11亿元增持该行股份近3424.7万股,引发市场关注。记者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