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学要办好劳动课
创始人
2025-10-10 11:01:15

洗菜、择菜、切菜、炒菜……跟着食堂师傅学烹饪,或者向同学们“露一手”、分享自己的家乡菜,成为重庆大学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近年来,不少高校把劳动教育和各类实践课程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创新形式、贴近生活,开出不少受学生追捧的“网红课”。

我国自小学起就开设劳动教育课,大学生已具备基本劳动技能,为何大学还要继续开展劳动教育?作为人的根本实践方式,劳动不仅创造价值,更能实现人的自我发展,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作为高校,必须担负起劳动教育的职责使命,把劳动课开足开好,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打牢基础。

劳动教育不只传授生活技能,更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高校立足自身学科特色和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理论和劳动实践相融互促的培养模式,才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重庆大学充分发挥工科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头部企业”工程,将实践中的真问题、真需求融入专业教学和劳动教育。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长了知识、练了本领,提升了综合能力,有助于增强今后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劳动教育既有提升实践能力的作用,也有涵养品德、凝心铸魂的功效。每到寒暑假,各类返乡、助农、调研等实践活动,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乡土、对祖国的热爱,涵养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重庆大学组织学生参与传统助农活动的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帮助乡亲们带货,不仅让学生增加了新的技能,也点燃了学生奉献乡村、投身公益的热情。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建设物理探索科技馆,让大学生全流程参与内容讲解、展馆维护、展品设计等工作,在投身公益科普中培养公共意识、奉献精神。做好劳动教育,必须用好社会大课堂,为学生们打开广阔天地。

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劳动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行为和品格。重庆大学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国际志愿者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公益劳动月”“校园集中实践活动日”“厨艺大赛”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发掘和宣传师生身边的劳动模范,特别是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的事迹,在校园中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文化风尚。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尊重和热爱劳动,增进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劳动教育的价值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凸显。高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才能更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更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冯业栋,作者为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Z384次列车的乘务员,为何要... 11月24日16时53分Z384次列车载着682名旅客驶离长春站开启跨越4267公里的“候鸟”之旅从...
南海舰队发声:假如战争今天爆发... 11月25日 “南海舰队”发布高燃视频 “假如战争爆发,这就是我的回答!” “中国军人,只有战死,没...
一场三球完败的背后,巴萨和亚马...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欧冠中切尔西主场对阵巴萨,这是英超第二与西甲第二的直面对垒,结果场面一边倒,蓝军...
原创 叶... 历史上,许多民族以强悍的战斗力闻名于世,而俄罗斯的军事力量至今仍然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尽管俄罗斯在多...
股价回撤、增速放缓,成都银行股... 近日,成都银行两大国资股东联手斥资6.11亿元增持该行股份近3424.7万股,引发市场关注。记者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