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或许堪称历史上最为幸运的帝王之一。在讨伐秦国的征程中,他率领的部队率先攻至秦王城咸阳。面对奢华至极的秦王宫殿,刘邦瞬间迷失,开始放纵自己,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他很快便听闻项羽大军即将攻城的消息。此时的刘邦,虽表面上对项羽表现出惧怕,连夜率领大军撤回灞上,可实际上,他心里另有盘算。毕竟,能从一个市井无赖一路摸爬滚打至此,刘邦自然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思索再三,在众人的惊愕之中,刘邦毅然决然地决定单刀赴会鸿门宴,准备亲自会一会未来的西楚霸王项羽。
秦王子婴元年十二月,反秦义军西路军主帅刘邦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抢在项羽之前进入咸阳城。当他躺在秦始皇的龙榻上,憧憬着君临天下的美梦时,现实却如一盆冷水将他浇醒。刘邦深知,项羽手握四十万大军,实力远在自己之上。但他也清楚,自己拥有十万兵马,且咸阳城固若金汤。若真开战,胜负难料。况且秦王已灭,大局初定,接下来应是楚怀王论功行赏之时,此时与项羽求和,方为上策。
基于对项羽的了解以及对当下局势的精准判断,刘邦做出了他一生中最为大胆的决定——亲自前往项羽营帐,当面向其道歉。此去无疑凶险万分,可刘邦此举究竟是一时冲动,还是老谋深算、早有准备?
刘邦自然不是莽撞行事。他心中笃定,项羽不敢轻易动他。楚怀王曾与诸侯联军约定,先入关中者可称王,刘邦灭掉秦国本就是大功一件。项羽若杀了他,必定会被诸侯视为夺权之举。一方面,要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另一方面,极有可能引发诸侯联军的反感,导致联盟内部分裂。所以刘邦认为,此行虽险,但大概率有惊无险。不过,为防万一,他带上了张良和樊哙。张良足智多谋,定能助他化险为夷;樊哙看似大大咧咧,实则粗中有细,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
然而,刘邦算到了项羽,却漏算了项羽身旁的亚父范增。当刘邦一行人刚要进入项羽大营,范增便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范增竟当着项羽的面说刘邦有天子之气,这一见面就想将刘邦置于死地。但刘邦也绝非软弱之辈,他故意不接范增的话,转而对项羽说道:“项王与我多次并肩作战,情谊深厚,自然了解我。那些关于我想自立关中王的传言,不过是当初起兵反秦时的宣传口号罢了。自我与项王在彭城一别,已有一年未见,期间难免有小人造谣,企图离间你我,不然今日怎会差点兵戎相见?”
可让刘邦没想到的是,项羽一直沉默不语,直勾勾地盯着他,盯得他心里直发毛,冷汗直冒。许久,项羽才开口替范增打圆场,称是自己的左司马曹无伤偷偷写信告知,刘邦想自立汉中王。为消除误会,他还特地备下薄酒,想与刘邦一醉方休。
刘邦踏入项羽营帐后,笑容瞬间消失。项羽手下的五虎将龙驹、钟离昧、于子期、季布和英布皆在场,他们对刘邦虎视眈眈。帐内还有二十个凶神恶煞的护卫,帐外更有三百个执戟郎中,而樊哙和夏侯婴等人都被拦在了帐外,入席的仅有刘邦和张良两人。更糟糕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刘邦彻底后悔参加这场鸿门宴。
宴会上,最让刘邦提心吊胆的当属范增。范增从入席起,便不断掏出腰间玉佩,向项羽挤眉弄眼。刘邦猜测,范增这是在示意项羽杀了自己。想到自己可能命丧于此,刘邦如坐针毡,即便在寒冬,也惊出一身冷汗。好在项羽并未理会范增,依旧与刘邦推杯换盏。刘邦深知范增不会善罢甘休,必定还有后手,赶忙让张良出去找人救自己。
一切正如刘邦所料,张良刚走出大帐,一直站在旁边的项庄便拔剑,称要舞剑助兴。项庄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他就是冲着刘邦而来。见状,项伯也拔剑与项庄对舞,试图保护刘邦。但项庄身为战将,武艺高强,三两下便夺下项伯手中的剑,随即直接向刘邦刺去。刘邦用乞求的眼神望向项羽,盼他能制止项庄,可项羽却视而不见。刘邦心想,这次怕是要命丧黄泉了。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樊哙持盾闯入营帐。他不仅从项庄手中救下刘邦,还出人意料地给项羽上了一课。樊哙看似莽撞,实则反应极快。他稍作观察,便对局势了然于心。先是痛斥项羽不遵守“先入汉中者为王”的约定,接着以秦王残暴无道为例,指出项羽若杀刘邦,便会成为下一个秦王。
樊哙一番慷慨陈词,竟让项羽无言以对,就连一旁的范增也气得直瞪眼。最终,项羽放过刘邦,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了这场可怕的宴会。他担心项羽反悔,只留下张良善后,自己则带着樊哙、夏侯婴等人一路狂奔,回到灞上。刘邦回到灞上的第一件事,便是招来曹无伤,将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装进麻袋,活活打死。
鸿门宴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将刘邦封到偏远的巴蜀之地,试图以此压制刘邦。但此时志得意满的项羽不会想到,鸿门宴上的心慈手软,最终让他丢掉了整个天下。而刘邦则在这场惊险博弈中死里逃生,为日后成就霸业埋下了伏笔。
文本来源 @奇墨历史
涨知识历史历史冷知识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