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打假网红也不好当。
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频繁上热搜的反诈老陈吗?最近又整新活了。
10 月 8 日,也就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反诈老陈通过社交媒体自曝打假被威胁恐吓。
一是被针对性的恶意举报。反诈老陈自称发现有数百人规模的群聊策划对他进行集中举报,主打一个让他陪嘎子退网。关于他俩的恩怨,大家可以翻翻《反诈老陈“正义”炮轰嘎子哥虚假宣传反被封禁,事情闹大了!》查看详情。一个账号要是被频繁举报的话,处理结果很简单,就封禁二字。可账号是反诈老陈吃饭的家伙,要是视频被下架,直播被限流,那就玩完了啊。
图源:抖音
二是遭受人身威胁。例如“注意人身安全”、“花多少钱能买他命”这种的私信警告,要小雷说啊,还是得罪的人太多了。
除了恶意举报和人身威胁外,同行和群众的口水压力也不少。有人认为反诈老陈是在借打假之名博取流量。近期这么多打假的事件,直接让他实现翻红,抖音账号粉丝量高达 130.4 万。趁现在有热度,那不得再蹭一蹭。
也有同行认为是“剧本合作”。品牌方利用反诈老陈的热度提升知名度,而反诈老陈也能借此博取流量。虽然前期是黑红,但黑红也是红......
图源:抖音
其实在打假网红这条道上,反诈老陈还不是鼻祖。
不知道你们还记得东北雨姐不,之前被打假博主三次送检,结果发现红薯粉条里仅含木薯成分。去年 9 月,打假博主上门沟通发生冲突称其遭受殴打,后来达成和解。至此东北雨姐被封杀,打假博主依旧面临部分粉丝的网暴攻击。
还有测评博主打假美妆博主骆王宇带货一事。后续骆王宇承担 1.5 亿元的全额退款并宣布退网,测评博主暗指遭遇行业隐性施压,甚至被质疑蹭流量。
图源:网络
关键这打假网红中还掺杂着“真假打假人”。小雷也属实没想到,人的脑袋瓜子在干坏事的时候咋那么灵活。就在今年 9 月,一“打假敲诈团伙”蓄意购买瑕疵商品,利用舆论造势、投诉举报等手段敲诈商户近百起,非法获利百万。
这真假美猴王,就跟狼来了的故事一样,真真假假不好定夺。
在难以定夺的边界上,大家伙也提出了质疑,打假网红该不该存在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网友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
支持的一方认为,要是没有这些打假网红的检测曝光,普通消费者哪能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更何况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找谁说理去。
反对方则认为,部分打假网红只是为了牟取利益,利用打假制造话题,甚至还有可能恶意中伤部分商家。尤其是以一面之词公开曝光的行为,极有可能会让无关紧要的人沦为“网暴工具”。
图源:抖音
小雷认为哈,大家争议的出发点不是“存不存在”,而是该“如何规范”。有人能帮我们揭露真相是件好事,但也仅限于此。要是滥用检测制造恐慌,以此来要挟敲诈勒索的话,得到的只有法律制裁。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网红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流量。靠“打假”吃饭的网红不在少数,帮助消费者提供维权途径,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他们,自然也能获得变现的机会。
只不过,流量是把双刃剑。能带来变现,也能带来争议和风险。就拿反诈老陈这事来说,话题热度是有了,但恶意举报和人身攻击也随之而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他还在吃打假这碗饭,那么所谓的“警告”就会一直存在。
图源:抖音
按道理来说,打假的职责不应该落在这些网红身上。
但市场太大,监管不足,就容易出纰漏。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会钻空子,利用各种商机为自己谋取利益。网红打假现象越多,则证明电商市场越乱。
说到最后。
反诈老陈能不能在打假这条赛道上保持长红,还真不好说。成功则收获流量和利益;失败则形象崩塌,想东山再起可就难咯。实话说,不怕老陈高调,就怕老陈道歉。
你们觉得反诈老陈在打假这条赛道上走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