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上海之于夏衍,如绍兴之于鲁迅、北平之于老舍
创始人
2025-10-27 19:01:33

今天,纪念夏衍先生诞辰125周年座谈会在上海举办,以“夏衍的精神遗产与当代价值”为主题展开研讨。《夏衍剧作十种》同步首发,由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

“我一直认为,上海之于夏衍,如同绍兴之于鲁迅,北平之于老舍。祖父在上海几十年的经历,留下来许许多多痕迹,巨鹿路675号无疑是重要的一笔。”夏衍孙女、作家、研究员沈芸谈到,作为在文化抗战中,战斗在一线最骁勇善战的一员,祖父夏衍从重庆回到了上海,那一年他45岁。“他在上海完成了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三部作品,《包身工》《赛金花》《上海屋檐下》。”

“祖父的朋友圈里,上海老友是最重要的群体,他们之间有着永不失联的深情厚谊。”她举例说,譬如他与巴老的感情是众所周知的,巴金先生两赴朝鲜完成的中篇小说《团圆》,“是经我祖父的提议,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我祖父时任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这就是1965年元旦上映的、轰动一时的《英雄儿女》,《英雄赞歌》正是这部影片的插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观察|阿里系高管入局传统零售巨... 10月27日,沃尔玛中国宣布刘鹏出任山姆会员店业态总裁,零售行业再次将目光聚焦于"传统巨头+互联网人...
开屏跑腿|昆明大渔路这里修了4... 近日,有市民向开屏新闻反映,自己经常路过大渔路下穿成昆铁路的通道。该处明明建有4条通道,却只开放了2...
泉州一路段刚通车又施工,市民质... → 点击右上角“...” → “ ★ ”,精彩内容不错过>>> ▼ 据泉州晚报报道: 近日,多位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