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方县举办2025年“元宝杯”足球邀请赛,来自榕江县、观山湖区、七星关区、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等8个县(区)的19支球队参加。让人称奇的是,原本县级层面的赛事,命名却是大方县对江镇元宝村的名字。
过去作为一个寂寂无名的山村,元宝村转眼几年间远近闻名。这名气源于自2016年开展足球运动以来,元宝小学斩获了多项女足赛冠亚军,成为教育部认定的“全国校园足球特色示范学校”,14名女孩达标国家级运动员,90名女孩被省外多家足球运动学校“抢走”,一名女孩入选中国大区U16女子足球队。
元宝女足的“绿茵传奇”,诚然离不开各级各部门、有关帮扶单位的援助,其“无中生有”的做法也在教科书上找不到答案。且看,足球教练是一位来自新疆的支教志愿者,学的是中文专业,过去仅仅是一个球迷;绿茵女孩是一群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孩子。这样的师资条件和育人环境下搞足球运动,无异于“异想天开”。
然而,元宝小学校长敢闯敢试,支教志愿者勇于追梦,成为他们的成功密码。大家在这方土地分别坚守了16年、12年,在呕心沥血、执着追梦中做别人之所不能。山村孩子在他们的启蒙中,找到了足球这一改变命运的抓手,激发出冲出大山的内生动力。内因和外因结合,为孩子插上了飞出大山的翅膀。
元宝村“草根女孩”成了“追风少年”,是一个数量众多的群体,“元宝现象”值得人们去深入研究,对于广大农村学校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刘 莹
编辑 李海钦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