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华东野战军被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麾下有四个兵团。四位兵团司令在55年都授予了上将,四位兵团政委,三位55年授衔,他三位是谁,另一位为何没有授衔,他是谁。
四位兵团政委是:七兵团政委谭启龙、八兵团政委袁仲贤、九兵团政委郭化若、十兵团政委韦国清。其中袁仲贤、郭化若授予中将,韦国清授予上将,唯独谭启龙没有授衔,这是为何?

谭启龙参加革命时期不早,在1933年才加入共产党,并参加革命队伍。在苏区参加了多次反围剿战斗,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他率部留着南方打游击,而且坚持了三年多时间。他在红军时期虽然担任了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但主要是以地方工作为主。
抗战时期,他率部浙东抗日根据地,一直担任地方要职,先后任苏皖特委书记,苏皖区党委书记、江南区党委书记、浙东区委员会书记、新四军游击纵队政委等职。

解放时期,他在新四军担任了纵队副政委、政委、江南工委书记、第七兵团政委等职。按照兵团政委级别在55年授衔,最低也是中将,甚至红军和抗战资历高,战绩多,授予上将也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何55年他没有授衔。

其实,谭启龙没有授衔也是应该的,他从红军时期就一直在地方担任工作,抗战和解放也不例外,虽然也身兼军队职务,但主要工作还是地方。按照他的职务,应该被授予上将,但没有参加红军和新四军的战斗,授上将有些说不过去。更主要的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成为地方大员。

按照授衔规定,转任地方的干部不被授衔,谭启龙就是按照规定没有被授衔的。所以他是华东野战军四个兵团八位主官中唯一没有授衔的,没有授衔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