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在新书榜单上蹿红。开头几章的故事就迅速投射出本书的主旨,也是快递行业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
你可以把时间当作领工资的方式,也可以看成无限的机会,不同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早晚就会出人头地,顺便赚钱。胡安焉的故事要带我们走进金钱背后的世界,打工者的伤痕。
本书读者中,快递员占比并不大,这本书不能帮他们赚更多的钱;它也不是销售员的励志小说,演讲大师的读本;更不是情感心理的“安抚剂”。而吸引了众多在职的白领,甚至是管理人员。
因为读完这本书后,读者首先了解到了很多没有文凭的工种,了解35岁后的职场之殇,了解了爱好和技能的差别,也会深刻体会到来自生存压力下的伤痛与挣扎。
这是一种纠缠的痛,它“敲打”了近几年工资落差最大的打工者,尤其是冲动离职的管理人员。
《我在北京送快递》里平淡的文字,带来了打工者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今天离职了,我还能做什么?

在底层行业,作者也经历了20年19次离职的命运。只不过这次写作后,他不想逃了。同样,你安安静静地读完这本书后,还会选择逃离吗?
一份复杂的脑力工作和一份简单的体力的工作都会熬夜,过度劳累,人控制情绪的能力也会下降,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成为一个有会发脾气技能的工作机器。
我们怨恨人生固然不对,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需要反思,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及时享乐,肯定自我的成就十分重要。而阻碍这些的不仅仅是时间、机会,还有文凭、年龄这些棘手问题。
在书中,尽职尽责的快递员未必可以让每个人都满意。从底层的管理者口中得知:
老板面对优秀和摸鱼的员工一视同仁,很多时候60分和90分的差别并不大。对业务的影响有限。
这句话使得大家真正明白老板的那句名言:如果有一天你不干了,任何人来了也能干。
20岁-30岁的年轻人可以说走就走,可一旦超过35岁的打工者,他们面临的问题棘手。再就业的压力倍增。
如今,刚满20岁的年轻人,不混个文凭就会被别人看不起,马上形成同辈的压力,父母会唠叨“别人家的孩子”的咒语。
30年之前,普通家庭里却少有这些比较。父母工作远超8小时,早晚倒班。父母的眼界便决定了我们的认知水平,没有学习班的烦恼,多点自由与懒散。他们教育我们与人友善外,就没有什么了。当我们意识到文凭的重要性时,已经走向了社会。
因为年龄的缘故,很多没有选好下一个行业的伙伴们不得已被挤上快递、保安、司机的位置。

虽在是底层工作,却可以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片区,以小时计时的工费,以及远离酒场成为脱离繁杂工作关系的普通人。未免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这一切并未结束,你要能够接受一份辛苦的工作,却难以马上接除任何工作带来的伤痛与挣扎。
本书作者辞掉了工作,并不是因为快递员、营业员、销售员之间的尔虞我诈。而是那摸鱼的舒适感与贷款后的面子工程,使得环境中的人也感受到了迷茫。即使在底层行业里,也存在烦恼的魔盒,它们迸发出小时工的卑微、工资月结的束缚、片区之外的恶性竞争、不良的投诉与罚款、合伙人之间资源欺诈、以及货源的竞争。
任何工作都逃离不了伤痛,放弃不掉挣扎。即使离职在家,你也无法避开它。
《我在北京送快递》的胡安焉力的自己并不是一个专职作家,他是一个没有准备好下一家的简历,就逃离上一家公司的底层打工者,是一位尽职的酒店服务人员、加油站员工、雪糕批发员、漫画社学徒、杂志编辑、便利店员、自行车店销售、保安、面包店学徒。
“我对我的人生做得最多的干预就是逃避,到现在,我的大部分人生都是在被动中进行的,是被迫的,不是主动选择的。”——胡安焉

这些工作的经历并没有教会他做一个外向、讨好别人的工作者,19次离职,薪资也没涨多少,回归写作爱好后,反而让他获取了治愈人生伤痕的方法。这是行动和共情的力量。
行动力是要有战略目标感,强自制力,不断突破当前的自己。知易行难,愿意去尝试是第一步,利用理智的头脑完成目标是最重要的第二步。
反过来讲,我们承受的第一次层打工伤痕,也是行动力不足。
如果摆在你眼前的是一份拿钱多,但却很是一件辛苦重体力活儿,它使得你日夜颠倒,睡眠严重不足。你该如何选择?胡安焉选择选择另一份可以持续下去的工作,白天送快递,因为保证自己体力同时,赚取金钱也是十分重要的。
胡安焉在S快递公司工作被要求把快递送到客户手里,并询问客户是否要带走垃圾。他们每晚还要开会,更可气的是对于未完成业绩的惩罚是做俯卧撑。公司虽然以客户角度考虑服务质量提升,然而却遏制了员工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力。
胡安焉因为有很强目标感,尽职工作同时,记录工作,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向。所以他能看到不同,他认为同样是快递员,其他家的快递公司并没有送货上门,快递价格也就降了不少,S公司把高额的费用名其名曰投放在客服服务上,其实在快递员看来就是独吞并压榨了员工的劳动。
因此很多人会选择跳槽,然而没有基础的客户资源和经验,没人会要你。
胡安焉并没有因为费用问题与客户、公司产生矛盾,而是记录下来许多烦躁甚至难掩怒气的时刻。加上他的性格,不善于用适当的发泄来疏解情绪。胡安焉把客户进行微信分组,每个人他都按“小区名+楼户号+微信昵称”的固定格式作了备注和排列,搜索时候得心应手。用此稳定当前的工作和生活。

执行力薄弱是把恶、敌意、憎恨、烦恼都当作了敌意。把欺骗的心态和随意的行为隐藏在生活中。这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要扭转这一切就要有意识地增强自己处理生活残暴和绝望的能力。
学会共情,也是我们从别人的世界里面走出来的能力,用当事人的眼光、情感、情绪、态度或者想法看待当前遇到的情况。
胡安焉在酒店实习的时候特别勤劳,作为底层员工自己经常加班干活,可“全场指挥”的经理认为他的工作没有饱和,或者其他同事在偷懒,结果除了把任务加重,结果胡安焉连累整个小组加班。
在自己并不喜好的工作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压力,太容易陷入共情的人容易被身边人左右,而运用好共情力的人能掌控好环境。实习的工作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工作经验,使得他不被理解,也不会被需要,勤勤恳恳地干下去后,结果是自己无法融入。
19次的反复离职,在别人看来似乎就是一次人生的失败,而对于分享这份金钱背后的伤痕之书来看。今天离职后,你还能干什么呢?记住书中的一句话:
能够接受别人无法接受的一无所有的状况。对别人而言是摧毁的,对他不是。离开不喜欢的生活,哪怕是被迫的,其背面,也是去追求想要的生活。

这段话的意义不是一段故事,是一段人生。
安静地去读这样一本书,你会知道下一段工作需要你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