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之战变持久战,俄罗斯为何不一鼓作气拿下基辅?
文史风云
2023-08-25 13:43:27

原标题:俄乌之战变持久战,俄罗斯为何不一鼓作气拿下基辅?

自俄乌战争开打至今,已经一年半有余。

在俄罗斯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之初,大家都认为俄罗斯打乌克兰就是牛刀杀鸡,这场战争用不了几天就能解决。

战争初期,俄罗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乌克兰首都基辅城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可随后的局势急转直下,任谁都没想到,这场闪电战打到最后居然会变成了持久战。

很多人对此不解,既然俄罗斯能够打到第聂伯河畔的扎波罗热和赫尔松。

那为什么不能拿下同样位于第聂伯河畔的基辅城?

从地图上看,基辅距离俄乌边境的距离,甚至比赫尔松还要近呢!

事实上,俄罗斯之所以拿不下基辅,是既不想,也不能。

俄罗斯的牵绊

说俄罗斯不能还可以理解,可为什么说它不想呢?

开战之后,它不是已经打到人家的家门口了吗?

但凡有过战争常识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攻击一座城池之前,必须要把后方和左右两翼的敌方敌方势力给翦除干净,这是为了避免在攻城的时候,被别人在背后打黑枪,截击自己的粮道。

可在战争初期攻击基辅的时候,俄罗斯是孤军深入,它的后方和左右全都是乌克兰的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它就算能拿下基辅,又能怎么样呢?

斩首吗?

这是不可能的,乌克兰的实际首脑是西方,欧美随时可以在乌克兰西部的利沃夫,重建乌克兰政府。

俄罗斯最多就是把泽连斯基给做了。

可众所周知,在一个民选国家,斩首一个总统是没用的,你除非把他的议员、官僚全都给杀了。

再退1万步来说,就算俄罗斯成功斩首,占领了基辅,又能干什么呢?周围都是乌克兰的势力,你这是自陷绝境啊!

有人说,首都沦陷之后,这些势力就会树倒猢狲散呀。

不会的,只要西方还在,这些势力就会有主心骨。

他们不会因为首都沦丧,就举白旗投降的。

到时候基辅就是一座孤城,四面八方都处于敌军势力的包围之中,拿下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俄罗斯一开始那个斩首战,根本就不是奔着灭乌克兰去的。

那它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是逼迫乌克兰政府签订城下之盟,以最小的代价结束这场战争。就算乌克兰事后迫于西方压力违约,俄罗斯也能在国际道义上站住脚跟。

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也有案例可以参考。

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人其实跟现在的俄罗斯人一样,也没有想着一开始就把中国给灭了。

他们最开始的计划是通过攻占上海,逼近南京,逼迫蒋介石政府签订城下之盟,把占领的土地合法化。

所谓“三月灭亡中国”并不是说三月占领全中国,而是三个月内逼迫蒋介石签订投降条约。

只是那时候的蒋介石难得硬气了一回,始终不肯跟他们接触。

日本人恼羞成怒之下,只能把战争扩大化,制造南京大屠杀、武汉会战,步步紧逼,逐渐把局势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无论从性质上还是发展轨迹上来说,这两场战争都是高度神似的。

泽连斯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他都像当年的蒋介石一样,熬过了兵临城下的至暗时刻。

自此之后,俄乌战争的发展轨迹,跟当年的抗日战争如出一辙,逐渐脱离了发起者的掌控,以至于演变成今天这个持久战局面。

笔者可以断言,现在这个场景绝不在普京的计划之内。

其次,国际上的压力也让俄罗斯不能狠下心来真正占领基辅。

自二战之后,国际秩序就日益成熟,各国现有边界神圣不可侵犯,也成为了世界的共识。

所以在战后发生的灭国案例是少之又少,拢共也就只有三个。

一个是70年代印度吞并锡金,另外两个是美国灭亡伊拉克、阿富汗。

印度那一次之所以能偷吃,是因为从全球秩序尚未成熟,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没能把他们的影响力扩张到南亚地区。

至于美国灭亡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秩序的主导者,灭国是它的特权。

可是这两种情况在乌克兰身上都不存在。

美国在乌克兰有深厚的影响力,而俄罗斯也不是什么秩序主导者

如果它干这种事情,那只能被千夫所指。

国际上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而且这还是大家所默认的,你能怎么办呢?

俄罗斯只要还想出来混,就不能把事情做绝。

因为打下基辅跟占领乌东四州,是有本质区别的。

它要是仅仅占据了乌东四州,像中国、印度这些国家还能够顶住压力跟它交往。

可它要是真的占了基辅,灭了乌克兰,那就真的要划清界限了。

再者,俄罗斯国内浓厚的亲西方势力,也是制止它灭亡乌克兰的一股阻力。

从开战之初直到现在,我们不难发现:俄罗斯人打这场战争,那是处处留有余地呀。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

按理说,只要能获得胜利,在战场上一切手段都是合法的,因为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嘛。

可俄罗斯在战场上既不杀平民,又不摧毁乌克兰的民用设施。

这种心慈手软的表现,让它在战争中处处受到掣肘。

而西方和乌克兰呢,也利用了这一点,用平民作为肉盾,以达到让俄罗斯人投鼠忌器的目的。

但凡对俄罗斯战争史有点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种做法很不俄国。

俄罗斯当年为了抵抗拿破仑火烧自家首都,那是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这种心狠手辣的民族怎么会爱惜敌国百姓呢?

那为什么俄罗斯人会搞出这种神操作呢?

还不是因为想着哪天跟西方交好,不想把事情做绝吗?

归根到底,这一切还是俄罗斯国内的亲西方势力在搞鬼。

比如说俄罗斯国内亲西方势力的头目俄罗斯前总统,普京的亲密战友梅德韦杰夫吧。

梅德韦杰夫

开战之后,俄罗斯国内的老百姓纷纷把亲西方派定义成卖国贼。

梅德韦杰夫见风使舵,成为骂西方骂的最狠的一个人,这让很多人都以为他改邪归正了。

可实际上,他骨子里还是亲西方的。就在前不久,有媒体爆出了他把家人送到美国的丑闻,由此可见人家DNA里都是亲西方的。

俄罗斯高层包括普京在内都是些身在俄国,心向欧美的人。他们又怎么舍得把路走死呢?

远程火力不足

好了,说完俄罗斯为什么不愿意攻占基辅,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下,它为什么不能攻占基辅。

这里说的不能拿下基辅,并不是说俄罗斯没有能力攻占基辅。

事实上,如果俄罗斯现在孤注一掷,像开战的时候那样孤军深入,不管不顾,举全国之力,是可以拿下基辅的。

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这么干没有什么战略价值,只会把俄罗斯的军队陷入绝境之中。

因为干掉基辅的前提,是你得有能力击败周边的乌克兰势力。

战争开打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事实已经证明了俄罗斯没能力扫清这些力量。

俄罗斯之所以搞不定他们,其中一个原因是俄罗斯的远程打击火力不够。

据现在各种媒体反映出来的消息称,俄罗斯目前能够用于远程精准打击的导弹,只有1800余枚。

在整个战争期间,俄罗斯打的最阔的一仗,是一次性发射了100枚导弹。

此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奇观了。

而且还有消息称,战争打到现在为止,俄罗斯的远程火力已经消耗了2/3。

大家要知道,在现代战争中,这种远程打击火力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打仗一般都是导弹开路,把敌人的军事设施摧毁的七七八八,陆军上去,只是负责收尾工作而已。

如果导弹开路开得不干净,那你的陆军上去之后就不是收尾,而是去主攻了。

俄罗斯就是因为在进攻之前,没有完全消灭乌克兰的有生力量,所以进城之后往往会被拖入巷战之中。

如果,如果俄罗斯能像美国当年在伊拉克,一次性发射2000枚导弹开路。

那俄军进城后,只需要给乌克兰军队收尸就可以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因为俄罗斯没钱,那每一枚导弹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西方对俄罗斯发动石油战争和各种封锁制裁。

俄罗斯这几年的日子本就过得很拮据,哪有钱大规模扩军备战?

反观乌克兰方面,自战争开打之后,光美国一家就给它提供了累计320亿美元的军火,其中还有大量的毒刺防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

俄罗斯表面上是跟“穷鬼”乌克兰在打,实际上是和富裕的西方拼财力呀。

如果俄罗斯在战争初期,袭击基辅的时候能够孤注一掷,逼迫泽连斯基签订城下之盟,也许结果会大不一样。

因为当时就连西方国家,都认为基辅守不住 。

像德国这样的,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咋咋呼呼喊着要泽连斯基到西边的利沃夫组建流亡政府。

可是自泽连斯基熬过至暗时刻之后,西方看到俄罗斯也不过如此。

各种先进装备不要钱似的往前线送,搞得现在乌军是越来越难对付了。

军事制度落后

其次,俄罗斯军改的失败,也是它这次进攻乌克兰,没办法速战速决的一个重要原因。

1990年海湾战争中,美国的电子信息化作战惊艳全球。

以中国为首的国家,纷纷摒弃了自二战之后形成的大兵团、大纵深战术,开始向电子信息化作战迈进的转型之路。

由于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现在各国之间的战争,几乎很难再出现像淮海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那种,动不动就几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了。

因为现在的战争,不再是以兵团为单位,而是以营和旅为单位。

以前大兵团作战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什么电讯旅啊,侦察旅啊,重炮旅啊这些名字,现在是不会有啦。

现在呢,一个营、一个旅,它们的内部就包含了电讯、侦察、重炮、导弹这些职能。

这就相当于以前的战争,作战单位是一只巨大的鲲鹏,现在是一只只麻雀,麻雀虽小,可五脏俱全。

而众多的麻雀之间,之所以能够有序配合,全依赖于天上的卫星在统筹全局。

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呢?

这就好比一只老鹰与一群麻雀在作战,单打独斗,老鹰可以轻松杀死某只麻雀。

可老鹰很难把一群麻雀一举歼灭,只能灭掉麻雀几个作战单位。

但凡有一只麻雀能够绕到老鹰的背后,破坏掉老鹰的神经中枢指挥系统,你这个大兵团就算是废了。

因此,笨拙的大兵团作战,在面对这种麻雀战术的时候,基本上是必败无疑的。

而二战之后形成的大兵团作战经验,最初就是从俄罗斯这里传开的,可以说它是旧战术的祖宗。

因此它要是想改革,那包袱可比其他国家要重得多的。

更何况,每个师和旅如果都要做到五脏俱全的话。

那个花费就要远远超过旧时代的大兵团作战消耗,毕竟高强度往往要跟高消耗挂钩的嘛。

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财力一落千丈,根本没办法支撑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转型。

莫说俄罗斯了,就算其它国家也很难做到。

比方说条件比俄罗斯更好的印度,都没有实现完全转型。

到目前为止,唯一能够跟上美国步伐的只有中国,因为我们有厚实的经济基础打底。

也正是因为缺钱,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改革的时候,这里砍砍,那里省省,结果把改革后的新军弄成一个四不像,战斗力不升反降。

绍伊古

后来实在改不下去了,又倒退回大兵团作战的模式,算是白白折腾了几十年。

而乌克兰方面,因为有西方给它提供的通讯系统,有美国的卫星在天上盯着。

所以才能够屡屡在俄罗斯军队薄弱处发动反击战。

但也不用太悲观,在战争的刺激下,俄罗斯人也一定会做出反思与改革的。

福祸相依,这未必不是俄罗斯的一次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在即将召开的南非G20峰会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表示,中方没有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进行会谈的安排...
原创 最... 1、今天吃饭的时候看电视的体育比赛,正是二哥不太爱看的田径比赛, 吃着吃着二哥对我们说:现在的运动员...
用车 | 轻卡“油换气”成趋势... 【商用车新网原创】 近年来,天然气相较燃油的价格优势持续稳固,燃气车置换燃油车的浪潮也从重卡行业逐步...
穿越八百载岁月 大宋奇才辛弃疾... 一代豪杰辛弃疾以词章抒写壮怀,以热血践行理想。他不仅是文学史上璀璨的明星,更是一位深具文韬武略的实干...
“必须作出修正!”老搭档公明党... 中新网11月17日电 “首相高市早苗的言论非常令人震惊,为了让国民安心,必须作出修正。”日前,日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