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闻评论员 木姗
8月14日的晚上,雷军站上了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舞台,以《成长》为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第四次年度演讲,这也是他第一次走出小米科技园到更大的平台进行演讲。
在企业创始人和CEO里,会讲故事的不少,但讲得能让观众乐于听故事的并不多。三个多小时的直播,雷军个人经历的分享占到三分之一,剩下时间则让位于新品发布、技术亮点讲解等“软广”环节,现场听众里有年轻人,有小米员工,有合作伙伴,也有昔日师长。

在雷军的演讲中,似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印象最深的一两个金句。“99%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找个懂的人问问。”“知识不全是线性的,大部分是网状的,看不懂就先跳过去。”“找个互补的人一起干,更容易成功。”“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
纯讲故事不营销不是理智的商业行为,但“纯灌鸡汤”“打感情牌”的营销软文也很容易引发反感,雷军同时作为演讲者和CEO,确实很好地实现了讲故事和营销推广的微妙平衡。
一个多小时的故事里,雷军在前半段讲的是武大的求学经历,哪本书让自己热血沸腾,怎样实现两年修完所有学分,怎样在学报发表论文,里面的经验和“干货”作为面向大学新生的入学分享也未尝不可。第一个商业成果、第一次创业失败、在事业上如何获得成长,其中经历对于想要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人来说,未尝不是灵感和启发。后来讲到小米高端化转型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困难,不是“吐苦水”式地叫苦叫难,在苹果、三星、华为这些行业巨头打下的高端机市场,小米为寻求技术突破倒逼自己从中低端打入高端,的确能让人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心生敬意。
出生小城镇,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以创业为梦想到成功创业,雷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某种典型的“符号意义”。但是,当“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逐渐失灵,当创业者仅凭热血拼搏就能打下一方市场的激荡年代已经远去,当对于企业家的偶像崇拜在年轻人之中越来越失去话语权,已经成功的上一代创业者的案例分享,能否成为可以“复刻”的实践指南,恐怕还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虽然说,面对四面八方的“红海”, 新一代创业者们最需要的是机会而不是“鸡汤”,但无论如何,富有个人魅力的成功企业家仍然是最适合“造梦”的人选。“把梦想当回事”即便不是成功准则,也仍会激励那些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前赴后继,再不济,让自己的员工相信自己跟对了人、相信自己能在此成就一番事业、提升工作的意义感和价值感,对于企业来说也莫不是幸事一桩。
讲不好故事的企业家不是好CEO,金句渡的也是有缘人。不知最容易被一句话、一本书、一部电影打动的年轻人,未来是否会站在某个演讲台上,说起当年自己听过的这场演讲呢?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下一篇:沂源,如何吃定生态这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