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陟东旭
挑选女子做自己的“卫兵”,霸占自己的侄女当老婆,终日花天酒地……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以为此人是卡扎菲,或者是马家军的匪首马步芳。
错了,这人是红军中的一名特务队长。
红军怎么会出现这样一个人?他后来的情况如何?
1930年4月,根据周公、江苏书记李维汉的指示,红14军在苏北成立。
新组建的红14军,军部设在如皋的东燕庄。
说是一个军,其实不满编,只有两个支队:由活动在通海游击区的红军江苏第一大队,还有活动在如泰游击区的如泰工农红军改编而成。
红军成立大会上,军长何昆和政委董畏民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而后,文工队员开始表演文艺节目。

军长何昆
最后,由挑选出来的战士给大家表演绝技。
在徒手搏击中,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特别显眼。
他身材高大,鼻直口方,浓眉大眼,身强力壮。
有点滑稽的是,这个小伙子头戴一顶破帽子,这帽子还有点大,松松垮垮的,跟他的英武有点不般配。
其实,他戴着的帽子是个道具,为了衬托自己武功非常。
他在比武中,一连打倒了三个挑战者。
让人吃惊的是,尽管进行了激烈的搏击,他头顶上破帽子竟然没有掉下来。
这让小伙子出尽风头,赢得了在场首长和指战员和群众的热烈掌声。
看到小伙子武艺高强,军长何昆兴奋地对政委董畏民说:“这个小伙子武艺超群、精明能干,让他到特务队吧。”
董政委说:“我们不谋而合,就按照你说的办。”
就这样,这个小伙子到了特务队。
此人,就是后来的特务队队长,名叫孙盛。
他是泰州人,出身贫寒。
孙盛5岁时,母亲给地主当仆人,被调戏后上吊。
父亲怒火中烧,怀揣尖刀去报仇,被恶霸的狼狗活活咬死。
当天晚上,叔叔纵火烧了地主房子,连夜带着小孙盛逃往他乡,四海为家。
仇恨的种子从此在小孙盛心中埋下,他发誓要为父母报仇。
13岁的时候,他跟一个道长习武。
孙盛心中一直想着报仇,习武的时候刻苦勤奋,四年之后,他学了一身武艺。
1927年的除夕夜,孙盛进入地主家,手刃仇人,大仇得报。
而后他继续游走江湖,行侠仗义。

由于他的行头是一顶破帽子,江湖人称“破凉帽”。
1928年10月,孙盛参加了李超时领导的农民武装“扁担队”,走上了革命道路。
孙盛武艺好,机智勇敢,很快被提拔为特务队长。
他没有辜负首长的期望,表现非常出色。
当年5月,上级命令特务队捉拿如皋西乡的卢财主。
此人被老乡们称作“卢扒皮”,对农民非常刻薄,欺压良善,作恶多端。
孙盛指挥特务队打下了卢家庄,将庄内保卫团60余人全歼。
但是,他们却没找到卢姓大地主的踪影。
孙盛下令挖地三尺,也要捉拿卢扒皮。
特务队员封锁了全部道路,进村挨家挨户搜查,在庄西破窑附近将卢扒皮抓获。
躲藏在那里的7个地主及爪牙,也一起落入法网。
孙盛历数了他们的罪行,并将他们就地处决。
在场的群众无不拍手称快,青壮年纷纷加入红军。

3月30日,孙盛又指挥打下了位于靖江西来庵的一个敌人据点。
孙盛对部队的一大特点,是在除恶霸的时候,将他们的财产全部充公。
这一来,红14军的经费有了来源,部队购买枪支弹药的时候,也不用发愁。
红14军迅速发展壮大,孙盛也受到重用,兼任如皋县委委员,分管财政工作。
孙盛尝到了甜头,开始频繁打土豪、斗地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手中掌管的钱财越来越多,权力也越来越大。
当时是战争年代,红军生存环境极其恶劣,没有规范的制度来制约孙盛的权力。
权力一旦不受制约,就会非常可怕。
这时候的孙盛,已扔掉了“破凉帽”,穿上了西装和皮鞋,骑上了崭新的自行车。
他的生活也开始改变,隔三差五到酒馆,在那里猜拳行令,狂吃大喝。
不仅如此,他还染上了大烟,经常吞云吐雾。
孙盛有了经费,竟然在1930年6月建立了私人武装,招聘了12个武艺好的汉子当卫兵。

自行车队
同时,他还招了12名妙龄少女,当自己的“贴身保镖”。
他这样做,很大程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孙盛出行的时候,前呼后拥,一色崭新的自行车,一律崭新的毛瑟手枪,好不威风。
乡亲们对他的看法也大大改变,说这哪是红军,简直就是新恶霸。
更可恨的是,孙盛看上了自己刚满17岁的同姓侄女大宝。
他厚着脸皮对堂叔说:“让大宝到我的卫队去吧,我安排她当队长。”
叔叔知道他没安好心,便推辞说:“她还正在上学,不合适吧。”
“叔叔有钱有地,按说是个财主,应该被斗的。你为什么安然无恙,不是侄子我在保护你吗?”孙盛把眼睛一瞪。
叔叔一听,不得不让女儿参加了卫队。

不过,他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能玷污自己的女儿。
孙盛听了,拍着胸脯说:“我又不是禽兽,怎么会对妹妹下手?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难而,孙盛说人话、不办人事,当晚就把堂妹糟蹋了。
孙盛的婶婶闻讯怒不可遏,到红14军去告状。
接待他的,是红1师师长兼2团政委黎昌圣。
“是可忍,孰不可忍?”黎昌圣一听拍了桌子,安慰大宝的母亲说,“大娘请放心,我们一定要铲除这个败类,把姑娘给您送回家。”
大妈走后,黎昌圣立刻叫来了2团4营营长张爱萍。
张爱萍,1910年出生于四川达县,中学毕业,是个文化人。
1928年他加入组织,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红14军成立后,他参加了红军。
虽然他是个“秀才”,但有勇有谋,指挥过几次战斗,显示出过人的军事才华。
因此,黎政委才交这一任务交给张爱萍。

张爱萍
“张世杰师长在南通开会,他让我跟你商量一下,采取什么办法抓住孙盛。”黎政委讲了大婶的投诉和孙盛大的恶行之后,对张爱萍说。
“孙盛身边有男女卫队,武器精良,他本人枪法好,武功也不错,是个亡命之徒,只能智取不能强攻。”张爱萍说。
“你看这样好不好?等张师长开会回来后,我们通知他开会,就说传达上级会议精神……”黎政委说。
张爱萍听了眉毛一扬,说:“好,到时候把他的卫队留在会场外面,将他们控制住,在会场里对付他一个人,好办多了。”
黎政委说:“这样甚好,我这就向上级汇报,此事不能拖,夜长梦多。”
特委、军部经过研究之后,方案就这样定下了。
7月的一个上午,军领导李超时、刘瑞龙,师长张世杰、政委黎昌圣来到了师部驻地、小朱庄的一个宽敞地主庭院。
张爱萍带领34人潜伏在厢房,只等张师长掷杯,出来捉拿败类孙盛。
可是左等右等,不见孙盛过来。
首长们全都眉头紧锁,师部烟雾缭绕,大家都很纳闷:难道孙盛听到风声,不来了吗?
那样的话,他很可能投敌,带来严重的后果。
这时候的孙盛,确实在犹豫:去还是不去?
按说他不该有顾虑,因为以前一直是这样的,师长去军部开会之后,都要组织干部传达上级精神。

可是他头一晚刚好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自己正在船上,一条恶龙张开血盆大口向自己扑来,船儿颠覆,他落在了水里。
他忐忑不安,去大街上找算卦的吴先生。
吴先生扳着指头算了一阵后说:“好梦,血盆大口是红的,预示着您要走红,鸿运当头。”
听了对方的话,孙盛大喜,扔下十块大洋,转身去了师部。
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孙盛来了。
他在24名男女队员的簇拥下,骑着崭新的自行车,耀武扬威来到了会场。
孙盛把胯上的驳壳枪带往前一拉,指着4个精壮小伙说:“你们,跟我去。”
这时候,张爱萍微笑着走了过来,一边与他握手,一边说:“今天是重要会议,师长规定,参会者一个不能带警卫进去。”
孙盛听了心中不悦,继续带人往前走。
张爱萍表情严肃起来,不软不硬地说:“孙队,今天兄弟值勤,希望你不要让我为难。”
说着,张爱萍剑眉倒竖,摸了摸腰间的手枪。
张爱萍虽然是学生出身,但也不好惹,在师部门口,孙盛也不敢弄僵了。
再说,有算卦的吉言,何惧之有?
于是,孙盛瞥了张爱萍一眼,独自进了大院。
张爱萍跟在后面进了大院,向张师长打了个手势。
这时候,孙盛已经走到厢房,张师长一见,右手拿起桌子上的杯假装喝水,然后“乓”地摔到地上。
躲藏在门口的4名精干战士扑了过来,孙盛听见动静,急忙拔枪,但为时已晚。
几个战士都是经过挑选的,个个身手好,他们缴枪、按头、扭臂,转眼间就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

如何处理孙盛,大家意见不一。
师长主张留下来察看,毕竟这是个有才干的人,人才难得。
政委则认为,孙盛的所作所为造成了恶劣影响,必须枪毙。
军部的意见是,先批评教育,看看结果再确定。
在审讯室,孙盛极力挣扎,恶狠狠地吼道:“我是有功之臣,你们别过河拆桥。”
张师长正色道:“你强占民女,贪污公款,还有脸说你是红军?”
“你们要怎样?”孙盛说道。
“只要你叫交出账本,收支平衡,我可以给你改过的机会。”
“那些钱,都是老子拼着性命缴获的,就不能花一点?账本我没有,随你便。”孙盛吼道。
他不是不想交账本,而是自己挥霍太多,根本无法交代。
“既然你这样,我们只能按照军纪处理!”黎政委在一旁说道。
7月14日下午,通海特委在如皋西乡水洞口召开了战士和群众参加的万人大会。
主持会议的,是特委书记刘瑞龙。

会上,省监察委员曾克勤宣布了孙盛的几大罪状。
之后,几个战士押着瘫软在地的孙盛走上刑场。
随着一声枪响,孙盛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孙盛事件,在根据地引起强烈反响,它让老百姓明白,我军和白军完全不一样,为政清廉、反腐拒贪从来不是挂在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