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学习呢?”
“要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
“那什么才是好工作?”
......
每当孩子追问起学习的意义,这可能是家长们的典型回答。
我们都知道要让孩子努力学习,却很少认真和孩子聊聊努力学习之后,未来要做什么。似乎职业这个话题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点遥远。但真的是这样吗?
职业启蒙要趁早
实际上,在发达国家,职业启蒙、规划从很小就开始了。
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规定:孩子的职业启蒙从6岁开始,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兴趣、专长所在,了解不同职业所需的学业知识和技能。
在美国,每年4月22日是“带孩子上班日”。这一天,父母们可以带年满6岁至16岁的孩子去上班,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职业,了解真实世界如何运作,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英国也十分重视职业启蒙。英国儿童、中小学与家庭事务大臣说:“ 相比于在7岁至9 岁就接受相关教育的孩子而言,14 岁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已太晚。”
英国的这项职业指导计划将率先在曼彻斯特、普利茅斯、约克等7个地区的38 所试点小学实施。届时,试点小学里7~11 岁的小学生将有机会进入大学和企业,切身感受成年人如何学习和工作。
同时,教师也会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出谋划策,并提醒家长做好相关准备,以便指导孩子做出正确选择。其实,在诸如社交网站上,儿童也能获得职业指导信息。

孩子们在学习全国统一课程的同时,也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技能课程。每个社区都设有青少年实习培训中心,政府机构、公司专门为青少年提供实习岗位。
在德国,学校的设置不仅是逐渐递进的,而且在接受完基础教育之后,还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学校进行专门学习。
从小学4年级开始,学校就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天赋和特长进行分流,一部分孩子从10 岁就已经开始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了。
日本的职业启蒙更是已经从小学前移到了幼儿园。

据一项对英国青少年未来职业规划的调查显示,45%的青少年希望30岁时拿到高额年薪,而11%的青少年渴望自己未来成为视频游戏开发者、社交媒体博主或网红。
英国发布的报告显示:6岁-15岁是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的黄金时期。

在国外不仅是学校,家长都特别重视孩子的职业启蒙。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经常感慨外国孩子更独立,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实很大原因归功于从小就接受了职业规划的教育,在很小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的目标。
如何进行职业启蒙
1、和孩子聊聊自己的工作
散步的时候、等餐的时候、你在做饭TA来捣乱的时候、不妨跟孩子聊聊爸爸妈妈的工作有什么好玩的事情、要和什么人打交道、要用到什么工具、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种交流会奠定孩子心中职场的基础印象。
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职业启蒙师,父母的工作态度绝对会影响到孩子的看法,所以当你想要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一定要三思哟!
2、带孩子去你上班的地方看看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在工作日带去,亲眼看到爸爸妈妈工作的场景对孩子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职业体验。
你还可以给TA派个小小的、不影响别人的具体工作,这种实景演练带给孩子的体验感是非常宝贵的。如果单位管理严格,也可以选择在周末带孩子去感受一番,或者给孩子看看你在单位工作的照片,也是不错的选择。
3、带孩子去儿童职业体验馆体验或职业角色扮演
童职业体验是一种新兴的儿童娱教服务项目。它为儿童提供高仿真设施道具和模拟场地,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扮演各行业成人职业角色,在玩乐中培养职业理想,畅想自己的未来。
4、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孩子一起阅读职业启蒙类图书
很多单位管理严格,职业体验场所都很贵也不能总去,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快捷方便又有效地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呢?是的,可以让孩子看职业启蒙的图书,好的图书能为孩子打开一扇认识职业的窗。
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不同的职业启蒙书籍。

规划≠替孩子做选择
职业启蒙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告诉孩子这个职业做的是什么工作,能挣多少钱。
而是让孩子去体验和发现整个社会的构成增加孩子的阅历、去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准备。
这并不意味着要替孩子做选择,要求孩子必须成为什么。
真正的职业启蒙,并不是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而是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兴趣。

人的一生要花大量时间在工作上,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不仅更容易取得成就,也是人生幸福感的来源。
所以,爸爸妈妈在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的同时,也别忘记带他们了解真实的世界,尽早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帮助他们做好规划!
上一篇:海南哪里有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