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如何延续“书香”?名家论道南国书香节全民阅读论坛
南方Plus客户端
2023-09-01 20:44:58

原标题:AI时代如何延续“书香”?名家论道南国书香节全民阅读论坛

8月19日,2023“书香岭南”全民阅读论坛在南国书香节上举行。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在论坛上分别作主题演讲。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张怀海、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倪谦出席论坛并致辞。

本次论坛在“阅读岭南·书香无界”的主题主线引领下,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出版对话:构建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湾区共读:粤港澳出版合作与阅读文化交融”“畅想阅读:我们未来的阅读与创新力”三个议题进行对话。

走向碎片化阅读、ChatGPT备受热议的时代,未来的阅读将走向何方?走过整整30年之后的南国书香节,如何让“书香”代代相传?来自全国各地出版界代表、高校学者纷纷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广东为“全民阅读”首开先河

“过去30年,南国书香节为整个中国的全民阅读开了先河。”邬书林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4月23日确立了首个“世界读书日”,而在1993年的广东就推出了覆盖全省的阅读活动。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发表主题演讲

回顾南国书香节走过的30年,邬书林认为广东实现了多项创举,不仅拥有《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提供的保障,也在资金配套、社会参与等方方面面,为全民阅读的开展提供了全套经验。

2013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这项荣誉的城市。“广东过去40多年经济走在全国前列,这与广东深厚的阅读文化根基不无相关。”邬书林说。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阅读力”

过去40年也是中国出版业突飞猛进的40年。如今,中国每年出版总量高居世界第一,接近50万种,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但邬书林认为,中国距离世界“出版强国”还有不少路要走。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他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上下一直在系统地翻译世界名著、总结历史遗产,也在过去40年取得长足的进展。

“除了继承、传播知识之外,出版还要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推动创新。”邬书林指出,中国未来要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还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思想成果,也离不开学者与出版人的共同努力。

“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提高我们国家社会的阅读力。”聂震宁指出,阅读力决定学习力,一个人的学习力将决定一个人成长的高度,而一个民族的学习力将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前景。

聂震宁认为,青少年教育不应局限于成绩的高低,而应该看重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任何一门新的知识学习、任何一个新的发明创造,都必须从阅读开始,这直接决定我们下一代的学习能力。”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发表主题演讲

“读屏”时代更需优质供给

今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字阅读倾向进一步加强、手机阅读成为主要形式、听书习惯逐渐养成,成为当代国民阅读的三大特征。

“现在成年国民人均接触手机的时长是阅读纸质书的4.5倍之多,77.8%的成年国民通过手机来阅读。我国已经进入了纸质阅读方式和屏幕阅读方式并行的阶段。”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谢清风说。

面对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现代人究竟需要怎样的阅读?引起不少出版人的思考。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徐海一针见血地指出,“好书不多、时间不多”是当代阅读面对的最大矛盾。

徐海认为,出版业界为读者提供优质供给是当务之急。曼昆《经济学原理》以“人人能读懂的经济学”经久不衰,“我们能否为读者提供更多‘人人能读懂’的书,是优质供给的一个标准”。

屏幕阅读固然方兴未艾,但纸质阅读也并未退场。邬书林介绍,国外有研究指出,孩子在学习阶段,读纸质书获取知识的巩固率要比电子书高出30%。因此,国外不少教科书到现在还是纸质书。

电子阅读的兴起,特别是今年人工智能ChatGPT的爆火,也在改变着未来阅读的格局。邬书林认为,出版人必须拥抱技术的发展潮流,这些工具的存在也大大提升了科研效率,“但AI远未到达代替出版家工作的程度”。

2023“书香岭南”全民阅读论坛对话环节

在他看来,出版业界需要研究线上线下阅读结合最好的方法。谢清风也指出,业界需要为读者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阅读解决方案”,线下好书、线上服务、阅读体验活动、阅读教学活动都是应该被重视的工具。

全民阅读要多读“无用之书”

“30年后的阅读将变成怎么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提出了自己的畅想:“只要30年后人们还继续读书的话,我们应该多读‘无用之书’。”

30年前计算机考试的教材是“有用之书”,如今早已被淘汰;但30年前读过那些文史哲的“无用之书”,却深深留在了人生里面。“因此,全民阅读应该提倡多读‘无用之书’,就是跨职业、跨学科、跨媒介的书。”他说。

陈平原教授在现场发表观点

陈平原指出,生活在科学越进步、生活越便捷的时代,全民阅读更应提倡“为己之学”——为提升自己的修养、充实自己的生活而学:“这或许也是30年后出版应有的目标。”

“南国书香节也要跟上时代与技术带来的机遇。”展望未来,邬书林也对南国书香节提出更长远的期待:“‘书香社会’的理念认同,需要政府更主动的服务、市民更广泛的参与,这也是南国书香节存在的意义所在。”

【文字】杨逸

【摄影】仇敏业

【作者】 杨逸;仇敏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量大管饱”的今麦郎,为何越卖... 撰文|阿森 编辑|杨勇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ID | HQingXiaoFei 前不久,娃哈哈纯净...
原创 如... 在此前的一场NBA常规赛中,主场作战的奥兰多魔术以129比101轻取了洛杉矶快船。本场比赛后,遭遇了...
原创 去... 又是最后一轮比赛定冠军。又是上海双雄的争夺。中超争冠大戏的舞台,又一次落在上海滩。只不过2025赛季...
内斗不止,分红530亿:科兴生...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曾在新冠疫情期间凭借疫苗一年狂赚600亿元人民币的科兴生物,如今正面临...
法治在线丨精神暴力为何也算家暴...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提起家庭暴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身体伤害,然而一种更为隐蔽的精神暴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