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营峰会
随着戴维营峰会的结束,越来越多的消息被曝出,援引“今日俄罗斯”报道,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峰会期间举行了单独会谈,双方就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包括共同研发新型拦截导弹,这也是继SM-3 Block 2A项目后,美日两国第二次共同开发新型拦截导弹,而新型号极有可能是为了应对中俄朝三国日渐完善的高超音速武器,不过虽然设想美好,背后却各怀鬼胎。
高超音速拦截就是在骗钱
看似美日双方联合研制信心满满,但殊不知在这背后美国人就是以此为借口公然骗取乃至敲诈日本人的资金罢了,而之所以给出这种界定,原因也很简单——现阶段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就是一场并不平衡的对抗。
首先,想要实现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基础条件之一就是拥有该类型武器,从而能够全方面的了解导弹性能,轨迹,弱点,突破点等等,可现实层面是时至今日美国人依旧没有突破高超音速导弹。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就开始着手研制高超音速武器,自X-15项目开始,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层面积累相当多经验,但经验却始终未能转化为正式列装的装备。
▲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
今年3月底,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在出席一场众议院听证会时承认,3月初进行的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未能取得成功,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项目存在问题,据统计该项目5次测试4次失败,失败率高的惊人。当然除该项目外,“吸气式高超声速武器”在今年1月底完成了最后一次测试,但相关技术也只是为后期的“高超声速攻击巡航导弹”做准备,由此来看美国人距离最终拥有列装该类型武器还有一段距离。
面对这种现状,肯德尔甚至强调不应盲目夸大高超音速导弹作用,然而现实层面却是没有该类型武器,美国人想要研制出反制武器非常困难,理论基础永远无法取代现实。当然,除此之外,该类型武器一系列独有特点也大大增加了拦截难度。
▲高超音速导弹飞行轨迹不可预测
众所周知,高超音速导弹特点之一就是快,理论上超过5马赫以上都可以被称为是高超音速武器,但这并不是拦截关键难点,毕竟像洲际导弹末端突防都超过20马赫,依旧有拦截可能,其真正核心难点在于高超音速导弹可变轨能力所带来的轨迹不可预测性。众所周知,现阶段高超音速导弹普遍具备三维机动变轨能力,轨迹可随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现阶段尚无成熟技术可以实现对这种变轨导弹飞行轨迹的预测,无法预测又何谈拦截?
此外,由于高速飞行,想要实现拦截拦截弹的强度要前所未有的高,动力水平要前所未有的足,飞行速度要前所未有的快,机动性要前所未有的强,也就是说这么一款拦截弹综合性能是要超过高超音速导弹本身,试问在这种现实差距面前,又拿什么来实现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靠日本吗?这就是天方夜谭!总结起来,美国人非常清楚即便与日本合作,也难以最终实现目标,至于合作的目的就是从日本人手里骗点钱罢了。
日本人心甘情愿受骗
▲日本人依旧是“小弟”
日本人清不清楚美国人的实力?心知肚明!日方早就认识到即便与美国合作也不会达成所谓的合作目标,而之所以日本人心甘情愿掏钱受骗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就是交保护费。如今的日本能够在亚洲地区狐假虎威,关键就是美国人在背后撑腰,但这种撑腰要需要付费,日方在合作中投入的资金,既是合作,也是在变相为美国缴纳保护费。
其二则是试图让美国人放宽约束。这种放宽一方面是放宽对日本军力发展的限制,毕竟自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无时无刻不希望实现军力的扩张与突破,但受制于美国人约束,实现突破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美国放宽武器出口,为日本提供一系列更具进攻性的武器装备,比如今年年初求购的射程超1000公里的“战斧”式巡航导弹。
日本清楚美国的综合实力,也清楚合作的成果,但即便是骗局也只能上当,也心甘情愿上当,相较被坑点钱,获得利益更多,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