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口腔|“蛀牙”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预防“蛀牙”?
河南日报
2023-09-20 07:41:37

原标题:科普口腔|“蛀牙”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预防“蛀牙”?

科普口腔|“蛀牙”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预防“蛀牙”?

科普医生:赵花珍(主治医师 河南大学赛思口腔医院)

我们常说的“蛀牙”“虫牙”即龋病,它是人类常见、多发的口腔疾病。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龋病给人的身体造成的危害极大,特别是病变向牙根深部发展的时候,可导致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及间隙感染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患龋的因素

个人因素,是指个体对龋病的易感程度,包括全身状况、牙的形态、牙列结构、唾液成分和流速流量等。如营养不良的人、体质差的人容易患龋;有些人的牙齿窝沟发育较深,容易积累细菌;乳牙抗酸能力、抵抗力较弱,容发生龋齿;牙齿不齐者容易患龋;唾液的缓冲系统和机械冲洗作用,使细菌利用产生的有机酸很难达到造成牙釉质脱矿的浓度。唾液腺疾病、头颈肿瘤放射治疗等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患龋率明显增加。

细菌因素,细菌是龋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没有细菌不发生龋病。

食物因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也增加了龋病的发病机会;蔗糖是重要的致龋食物;喜欢吃甜食、喝碳酸饮料的人更容易患龋。

时间因素,龋病发病的每个过程都需要时间。乳牙抗酸性物质刺激的能力更弱,更容易出现脱矿,因此龋齿发展速度更快,更容易出现蛀牙。

龋病的症状表现

浅龋:一般无自觉症状,局部有颜色变化,如呈白垩色、棕黄色或黑褐色。

中龋:除了颜色变化外,大多有冷热酸甜敏感症状。

深龋:此时牙齿遇冷热酸甜刺激时敏感症状明显,检查可见较深的龋洞。容易发展成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建议及时就诊。

如何预防龋病?

(1)预防龋齿从孕期开始:孕期及时补充高蛋白、钙质、维生素等,保证胎儿牙胚正常发育,其次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2)注意口腔卫生,营养均衡: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甜食,尽量少喝碳酸饮料。防止牙列不齐。

(3)含氟牙膏等氟化物制品防龋,每6个月—1年进行口腔检查及洗牙。

(4)实施窝沟封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所罗门群岛总理:澳总理确实宣布...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去年12月,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发表联合声明称,澳大...
原创 克... 北京时间11月25日,克林根两双,罗威8分5板,俩人一起打了43分22秒,杨瀚森为什么只能打两分半钟...
伊朗革命卫队呼吁为真主党领导人... 参考消息网11月25日报道据法新社11月24日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24日呼吁“报复”以色列前一天...
原创 中... 11月24日深夜,新华社悄然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中美元首进行了电话交谈,时长超过一小时。此番对话之...
原创 1... 1931年4月,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抓,面对敌人审讯,他吐露出一连串秘密据点,足足有20多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