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人才了。兵马很容易就能招到,可是带兵的将领却不好找。比如董卓占据了洛阳之后,收服了吕布为自己所用。虽然天下的其他诸侯结盟要对付他,可是他只需要派出吕布迎战,就可以把他们阻挡在关外。因为吕布是当时的猛将,少有人可以匹敌的存在。如果还是王允用计,让吕布干掉了董卓,他们内部火并才失败了。
后来的官渡战役时候,袁绍掌握的资源要比曹操多,可最后还是失败了。原因是袁绍却不会用人,就算手下谋士很厉害,奈何献上的计策不被采纳。于是这个谋士只好投奔了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他不穿鞋光着脚跑出去迎接。这就是两个人的差别,也注定了这场战役的结果。因为曹操接受了谋士的计策,结果以劣势兵力打赢了这场关键的战役。
原本刘备过着漂泊的日子,直到遇见了徐庶,才发生了转变。在徐庶的帮助下,刘备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可以和曹操抗衡。而徐庶是很出名的人士,曹操也想得到这个人才。为了得到他,用徐母威胁,徐庶不得不辞别了刘备前往许昌。可同时他也对故主保证,自己到了那边绝对不会出任何计策,还给推荐了自己的继任者。
后来刘备请到了孔明辅助自己,才不至于没人可用。当曹军大兵压境的时候,孔明孤身去往东吴,说服他们联手对付曹军。经过赤壁战役,联军击败了兵力强大的曹军,为以后的格局打下了基础。而刘备也趁机占据荆州这处战略要冲,开始积蓄自己的力量,真正成为了诸侯。这时候有很多的名士,自动找上门来,愿意辅助刘备完成霸业。
其中就有和孔明齐名的庞统,他原本不看好刘备,当占据了荆州后才想要出山辅助他。庞统给刘备献上计策,占据巴蜀作为根据地,然后图谋天下。这让刘备心动了,于是留下孔明镇守荆州,带着庞统和其他人出兵巴蜀。可是后来庞统中了埋伏,被伏兵乱箭给射杀,刘备失去了这位谋士。这严重影响了刘备后来的发展,原本他手下的谋士就不多。
刘备死后,孔明辅助刘禅治理蜀汉。为了培养接班人,孔明降服了姜维,作为自己的继任者。可是刘禅疑心很重,他可以对孔明放心,却不相信姜维的忠心。于是在孔明死后,姜维虽然是蜀军的主帅,却因为和刘禅不和,难以让蜀汉支撑下去。最后蜀汉虽然还有战力,可无奈刘禅投降了魏军。只能说刘备运气太差,最终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