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畔枪声骤起,侵华日军悍然挑起“七七事变”。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冲突,很快演变为全面抗战的起点。而当时守卫北平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首当其冲,与敌激战,打响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第一枪。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不幸战殁,成为民族英烈。
可是,翻阅当年的史料,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何第29军的兵力竟高达10万人?一个“军”到底怎么会有如此庞大的规模?
上图_ 早期西北军基层官兵旧照片
要追溯第29军的渊源,就必须提到冯玉祥麾下的西北军。1920年代,西北军是北洋军阀系统中战斗力颇强的一支。但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西北军在与蒋介石的中央军激战后惨败,部队溃散。败军之中,一部分部将仍试图保存力量,其中约有五六万人在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童玉振等人的带领下辗转进入山西。
此时,这批兵员既无粮饷又无根据地,自立门户无望,只得投靠当时主政华北的张学良。张学良见他们尚属精锐之师,便将其收编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宋哲元任军长,下辖两个师:第37师和第38师,分别由冯治安和张自忠担任师长。不久后,该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自此正式成军。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第29军仍属中等规模,仅有两个师,约两万五千人。因为蒋介石对西北军心存戒备,不愿扩编,因此第29军从一开始便是“精简建军”,留下的是骨干精英,遣散的是老弱病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东北,张学良因不抵抗政策而饱受诟病,顾不上插手第29军的事务。于是,第29军实际上成为了一支半独立部队,依附于名义上的东北军系统,却拥有极强的自主性。
宋哲元、张自忠等人牢牢控制军中人事,这支队伍内部关系紧密,极具凝聚力。这些原本就情同手足的将领,互信深厚,形成了稳固的核心圈。这种领导结构,使得第29军不像其他军队那样频繁更迭人事或内斗不断,也为后来扩编打下了基础。
上图_ 宋哲元(1885-1940),字明轩,山东省武定府乐陵县(今山东省乐陵市)人
1932年以后,第29军迎来发展契机。当时蒋介石多次令其南下“围剿”红军,但宋哲元坚决抵制,始终坚持“枪口对外”的抗日立场。这一态度赢得了民间和军内广泛支持,也树立了第29军“抗日先驱”的声望。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第29军在喜峰口、冷口等地与日军展开激战,尤其是“大刀队”夜袭敌营,令日军胆寒。虽然最终战役失利,但第29军因英勇作战广受赞誉,全国各界纷纷捐助慰问。
这一时期,第29军不断吸纳冯玉祥组织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残部,其中一部分被整编为第132师,由此军力进一步增强。此外,宋哲元被任命为察哈尔省主席,拥有地方军政权力,更加便于部队扩充。
1935年,《何梅协定》签订后,中央军及东北军被迫撤出北平、天津与河北北部,华北陷入权力真空。宋哲元趁势带第29军进入平津地区,并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自任委员长。这样,第29军不仅掌握军事权力,也控制了地方行政,成为事实上的“华北王”。
上图_ 察哈尔省
平津地区经济繁荣、人力充足,在这个有钱有粮的地盘上,第29军大规模招兵买马,并逐步扩编。新增了第143师、独立第25至第29旅及第39、40旅,还设有直属骑兵第9师、骑兵第13旅、特务旅等单位。兵员迅速增长到超过十万人。
此时,第29军虽然只有一个“军”的番号,但实际兵力已堪比一个“集团军”。因此,有些文献将其称为“第29路军”,其实是不准确的。在国民政府正式编制中,它始终只是一个军。
上图_ 七七事变:卢沟桥中国军队机枪阵地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突发,日军借口演习失踪士兵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被第29军严词拒绝。次日,日军动用重兵强攻,战火迅速蔓延。
第29军以第37师为主力与日军鏖战。佟麟阁、赵登禹两位高级将领亲赴前线指挥作战,皆不幸中弹牺牲。尽管第29军浴血奋战,但终因兵力、装备悬殊,被迫于7月29日从北平撤退。
此战之后,第29军虽元气大伤,但其英勇抗战的表现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士气,成为抗战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页。
上图_ 第二十九军
卢沟桥战后,蒋介石并未追究宋哲元失地之责,反而将其部扩编为“第1集团军”,宋任总司令。原第29军被拆分为多个军:
这意味着,第29军的番号不复存在,成为历史名词。抗战期间,继承其血脉的部队继续奋战,第59军在徐州会战、枣宜会战中表现尤为突出。
1940年,张自忠于襄河殉国,冯治安接任第33集团军司令。此后因战损严重且补给不足,该部在常德会战中已非昔日之勇。
上图_ 《何梅协定》签订后的报刊报道
抗战胜利后,第33集团军被整编为第33军。1948年淮海战役前夕,军中高层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带领第59军全军与第77军主力共两万人在台儿庄、贾汪起义,投向人民军队。这个事件不仅揭开了淮海战役序幕,也象征着老第29军的历史落幕。
上图_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
上一篇:剖腹产多久可以再次怀孕
下一篇:剖腹产多久可以用收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