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一考大家,你们知道湿地里面最宝藏的是什么吗?”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教育科普课程在横琴国家湿地公园一期(二井湾)拉开帷幕。与常规课堂不同的是,本次课堂中的学生是来自横琴各所学校的老师们,而课堂中的老师则是珠海市观鸟协会的专家。通过这堂不一样的科普课程,将让老师们更深度地接触自然,从而找到贴合不同年龄学生的自然教育之路。
5月18日,正值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植树研学活动暨横琴国家湿地公园“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基地挂牌仪式成功举办。据了解,本次在横琴国家湿地公园设立横琴第一中学科普教育基地是依托横琴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通过沉浸式体验和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激发青少年参与湿地保护的实际行动。
生态筑基——湿地修复与教育平台搭建
“自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以来,我们累计完成大小横琴山山林修复250公顷,实施红树林营造修复130公顷,成功构建‘一环(环岛生态屏障)、双核(大小横琴山)、多廊(连通大小横琴山和天沐河之间的生态廊道)’的生态安全格局。”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生态处代理处长罗华兵在致辞中表示,通过系统性生态巡护和栖息地修复工程,全区野生鸟类记录增加超过60种,其中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更重现"50+"的壮观景象。
“我们希望在公园内有一块属于我们学校的空间,可以供孩子们在此做植物哺育、后期调研,乃至在此做志愿服务。”横琴第一中学校长全疆发在活动中表示,通过实践行为去体验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跟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才是人类发展的正确路径。
据介绍,横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中引入国际先进的生态管理理念,与芒洲湿地公园共同构建的城市绿肺,已孕育出横琴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中心和横琴自然周、横琴观鸟邀请赛、生态讲堂、学生科普计划等品牌,2024年已利用科普中心开展自然教育课程过百场参与师生人数近万人,其中学生科普课堂己率先面向澳门小学六年级开展且取得了良好成效。
“本次揭牌仪式是学生科普计划的一个关键节点,过去我们主要集中在面向澳门学生的科普,自从去年学生科普计划开始以来,现在已经有三四十个来自澳门学校的班级到这里上过学生科普课程。今年我们会在与横琴一中合作的基础上,将与更多横琴学校户外实践相衔接,邀请更多琴澳学校师生参与,进一步扩大横琴自然生态教育资源的影响力。”罗华兵告诉记者,如今科普教育基地的课程相当丰富,有全年性的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科普与研学,有植树体验课程,还有两栖两爬的课程以及观鸟课程、夜观研学等等。“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学校的需要做进一步的课程开发,与学校一起推进生态环境教育。”
跨界玩转自然课——校社联动打造生态教育新模式
“当下,中学生对自然方面的诸多话题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比如濒危物种的生存现状、如何保护生态资源、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及极端天气增多等现象等等。”横琴第一中学学务主任宋君远告诉记者。
据了解,随着“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基地的揭牌,横琴一中将与横琴观鸟基地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深入推进自然教育课程的开展。在课程设计方面,学校会联合基地的专业人员,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围绕湿地生态系统,设置鸟类观察、水生植物研究、湿地环境监测等专题课程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系统了解湿地生态知识。
在教学形式上,将充分利用基地的实地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基地进行户外课堂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观察、记录、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邀请基地的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举办自然知识讲座、科普展览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此外,还将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到自然教育课程中来。“我们会组织亲子自然探索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提高家长对自然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宋君远表示,学校还会与基地共同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在自然教育课程中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确保自然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目标 。
而颂琴小学则在校园内开展了一系列的自然教育课程,“我们在小横琴山和二井湾湿地都采集了土壤样品带回学校,并设置了专门研究土壤的生态课,让学生们在校园内也可以接受自然生态教育。”颂琴小学大队辅导员叶颖告诉记者,未来计划和姊妹学校澳门劳校一起来湿地进行植物观察、候鸟观察等一系列课程,让孩子们真正走出校园接触自然,学校计划每个小朋友每周都会安排一节像这样的自然课。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当天,60名来自琴澳的学校老师及公众,种植44株柑橘、柠檬树、七里香等植物。5月17日,约130名来自澳门的师生在澳门教青局的组织带领下来到横琴国家湿地公园(二井湾)植树。两天的植树活动供吸引了190名参与者,大家齐心协力,以实际行动为横琴生态修复贡献力量,为进一步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保护协作。
“从前和爸妈来横琴游玩,是以游客的身份,这次是第一次以环境保护志愿者的身份来到横琴植树,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本次活动经历也给我带来了成就感。”参与植树活动的澳门学生告诉记者,明年,一定会来看看种下的树苗长高了没!
据统计,横琴目前记录到野生陆生脊椎动物327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54种;记录到本土野生植物674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10种;记录到昆虫483种。这里的每一个物种都是维系横琴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树植物的种植与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行动将通过改善水质、防风消浪、固碳释氧等,增强横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保护横琴的生物多样性。
横琴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赵雨琪 朱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