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汉中,曹操则派遣夏侯渊和张郃率兵迎战。到了次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了夏侯渊,导致曹魏军队士气大减,战局转入被动,最终不得不从汉中撤退。
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刘备成功占领汉中,并自称汉中王。同年,关羽自江陵出兵,北伐襄阳与樊城,开始了他人生中最辉煌却又最悲惨的一战。
年底,襄樊地区正值激烈战斗,孙权趁机派兵占领江陵。关羽惊觉大势已去,放弃襄樊撤退,途中在麦城以北的临沮被孙吴军队俘获,并当场斩首。临沮距离益州边境只有短短二十里。
如果展开地图观察,关羽在得知江陵失守后的行军路线令人费解。当时,关羽最明智的选择或许是途经临沮,进奉节,直入蜀地与刘备军会师。
然而关羽放弃了这条较为安全的退路,先试图直取江陵,形势不利时又退守麦城。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作出如此决断呢?
建安二十年,刘备成功占据益州,建立了坚实的根据地。孙权按事先约定,要求归还荆州,遭刘备断然拒绝。愤怒之下,孙权派遣吕蒙西进,占领长沙、桂阳和零陵三郡。刘备亲率援军,日夜兼程赶赴荆州。
在北方曹魏的军事威胁下,孙刘两家迅速冷静,展开和谈。双方由关羽与鲁肃作为代表,单刀会面。会议结果以湘江为界,双方各自占据荆州三郡,孙权则归还之前夺取的夷陵。
建安二十二年,曹魏和孙吴在濡须爆发大规模战斗,张辽率八百兵力击退十万敌军,威震逍遥津,险些击杀孙权。
建安二十三年是曹操最头疼的一年。北方游牧民族乌桓和鲜卑骚扰边境;中原内乱频发,耿纪和吉本反叛,攻打许都;南方宛城侯音叛乱,威胁襄樊后方稳定。
同年,刘备派遣马超、黄忠、张飞、赵云四员猛将,猛攻汉中,与夏侯渊、张郃展开激烈战斗。
建安二十四年,黄忠虽年迈却战力不减,在定军山斩杀曹营猛将夏侯渊,引发曹操亲自率大军出征汉中。曹操军粮被赵云和黄忠劫夺,粮草断绝,军心涣散,只得撤退。
刘备占据汉中后,派刘封和孟达守卫上庸。同年,刘备晋升为汉中王。
此时,隆中对策中提出“跨有荆、益,命一将帅荆州军队攻向宛、洛,将军统率益州兵出秦川……”的蓝图几近实现,只剩下襄樊地区的战事未决。
因此,驻守荆州的关羽接令北伐,江陵则由刘备的小舅子糜芳看守。
襄樊之战初期,关羽曾被庞德射伤,稍作小败。至八月,利用连绵大雨淹没曹军,俘获于禁,斩杀庞德,斩杀三万曹军,威震中原。
此时刘备集团军事力量达顶峰。汉中方向,刘备亲率大军备战,准备翻越秦岭,进军渭河谷地,占领长安。荆州方向,关羽胜利在望,占领襄樊后可进攻宛城、洛阳,与刘备军在战略要地会师。
然而,围绕关羽的围剿战局已悄然展开。他将陷入曹魏与孙吴重重包围,在最辉煌的时刻陨落。
看到刘备集团在汉中和荆州连连告捷,孙权震惊不已。一直以来的孙刘联盟抗曹策略,面临严峻挑战。
若关羽夺得襄樊,控制襄阳和樊城,荆州北部将悉数归刘备,长江上中游尽入其手,刘备大军将可随时南下直抵孙吴腹地。
在这种态势下,孙吴势力将成为三足鼎立中最弱、地势最险的存在。
关系到政权生死存亡,孙权不得不调整原有战略,萌生了攻打关羽的念头。
孙刘联盟起始于赤壁之战,然而短短数年内,刘备集团多次令孙权不满。
不归还荆州;联姻不和;单独占据益州;进军汉中未告知孙权;更让孙权恼怒的是,关羽拒绝将女儿许配孙权之子,并称孙权为“犬”。
此时孙权虽力量有限,但一方诸侯,怎能容忍关羽如此轻视?无论公私,孙权都找到出兵理由。
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孙权秘密上书曹操,表示联手讨伐关羽。曹操大喜,派徐晃增援襄樊,共同对抗关羽。
曹操与孙权联盟实为互利用,曹操甚至让曹仁故意泄露孙权讨伐关羽的消息给关羽,令其提前警觉,可主动撤军。
关羽获悉消息后心生疑虑,却未立即撤兵,仍欲一举攻下襄阳、樊城。虽有所防备,他派人请求刘封、孟达支援,却遭拒绝。
闰十月,孙权率兵西进,拉开江陵战役序幕。吕蒙白衣渡江,迅速夺取公安、南郡,刘备守将傅士仁、糜芳相继投降。
曹操获报后,增派十二营兵力给徐晃。徐晃在援军支持下击败关羽军,解除对襄阳、樊城包围。
十一月,孙权全面控制江陵,关羽大本营陷落。关羽惊慌撤退。
此时关羽可选择经临沮退入益州,距离仅二十里,途经奉节、白帝城返回益州,取道便捷。
然而他未选择此路,而是尝试夺回江陵,保住荆州军事重地。
关羽当时兵力仍有数万,可与东吴一战,这或是其不退益州,而南下江陵的重要原因。
但关羽形势危急。北有曹魏军压境,南有吕蒙占据江陵、陆逊据守夷陵。
江陵的吕蒙通过写信给随关羽出征的士兵家属,宣传其仁义,削弱关羽军心。关羽军士思乡情切,收到家信后士气大降,逃亡严重。
无奈之下,关羽率残兵退入麦城,意图坚守待援。
关羽选麦城为据点,因地理优势显著。麦城面积约六万平方米,有坚固城墙可守。其前方为江陵,后方为夷陵,通往奉节与益州,既能攻亦可守。
然而关羽高估了己力。夷陵被陆逊占领,后路被切断。城中粮食匮乏,士兵流失,军力锐减。
关羽假称欲降孙吴,被吴范识破,诈降失败。吕蒙派潘璋切断关羽通往临沮、益州的道路。关羽不知情,撤出麦城后不久即被擒。
此时为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公历220年1月。关羽被捕后当场斩首,刘备集团荆州军事力量覆灭。孙吴地盘扩张至荆州中部,达极盛时期。
建安二十五年,吕蒙病逝,陆逊继任孙吴军权。次年刘备称帝,为报关羽之死发动东征,却在未出兵前丧失张飞,凶兆显现。
刘备仍坚持进攻,终被陆逊于夷陵重创,积累多年的军事实力大减。
两年后,刘备于白帝城病逝,蜀汉进入诸葛亮辅政时代。
通过梳理襄樊至江陵之战,关羽失江陵后未退益州,有其深思熟虑。
一方面关羽尚握数万兵力,有能力抗衡孙吴;另一方面他认为通过夷陵通道能获得益州援军。
因此,关羽在江陵北部反复作战,力图夺回失地,保持刘备集团荆州势力。
但多重因素作用,关羽未能实现目标,只能退守麦城。麦城虽利于防守,却非长久之计。援军未至,关羽冒险出城欲退益州……
这一决策,成为他一生中最后的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