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何“终结”黑海运粮协议?俄称遭西方欺骗,协议期间损失超10亿美元
红星新闻
2023-08-13 09:29:20
0

原标题:俄罗斯为何“终结”黑海运粮协议?俄称遭西方欺骗,协议期间损失超10亿美元

当地时间7月17日上午,俄罗斯方面宣布,黑海粮食外运协议已“终止”。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方终止该协议的原因是其他签署国尚未履行协议中有关俄罗斯的一些条款。他说道:“黑海协议今天实际上已经失效。一旦协议中与俄罗斯相关的部分得到履行,俄罗斯方面将立即重新恢复履行协议。”

对此,乌克兰方面表示,已向土耳其和联合国提议,在没有俄罗斯的情况下继续实施“黑海运粮倡议”。

▲当地时间17日,黑海运粮协议下最后一艘运粮船驶离黑海港口

分析人士指出,在俄罗斯退出前,黑海运粮走廊实际上早已“奄奄一息”。而黑海运粮协议的终结不会在短期内产生冲击,但从长期来看,乌克兰粮食或将受成本因素制约而减产。这意味着,非洲和中东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将更依赖俄罗斯小麦,而俄罗斯作为全球小麦重要出口国,其是否将小麦出口“武器化”,或将决定全球粮食价格走势。

俄罗斯称受到西方欺骗

“在执行协议期间损失了超过10亿美元”

俄乌冲突爆发后,在联合国和土耳其的斡旋下,俄乌两国于2022年7月达成了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并在此后数次延长协议。然而,当今年7月17日协议再次到期后,俄罗斯方面宣布不再同意延期。但俄罗斯方面表示,仍将致力于履行向客户供应粮食的所有合同义务,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尽管存在种种障碍”。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方已向土耳其、乌克兰和联合国通报,不再延长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与此同时,俄罗斯外交部17日发布声明称,俄方将于18日撤回对黑海船只安全航行的保障,恢复黑海西北水域临时警戒状态区域,解散位于伊斯坦布尔的联合协调中心。

事实上,在本次有效期截止前,俄罗斯方面曾多次表示将考虑退出协议,称受到了西方的欺骗。

根据最初的协商内容,各方同意设立联合协调中心,除了对乌克兰粮食经黑海出口运输提供安全保障,也需保障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进入国际市场。此外,协议中还涉及俄罗斯主要农业银行俄罗斯银行重新接入SWIFT支付系统,以及取消西方对俄罗斯货物的保险和物流造成问题的制裁。

然而,俄方多次就协议中涉及俄罗斯部分内容的履行状况表达不满,称协议内容未能得以落实,西方制裁仍然导致俄罗斯粮食和化肥出口困难。

上周四,俄总统普京称,除非俄罗斯的食品和化肥出口畅通,否则莫斯科将“暂停参与这项协议”。他将该协议称为一场“一边倒的游戏”,并称“没有一个与俄罗斯利益相关的目标得到实现。”普京还强调,尽管如此,俄罗斯仍在过去一年中多次延长了该协议。

▲俄罗斯总统普京 资料图

俄罗斯粮食协会主席阿尔卡季·兹洛切夫斯基表示,俄罗斯粮食企业在执行出口协议的过程中损失了约10亿美元。他指出,“根据计算,在执行协议期间,我们损失了超过10亿美元。这仅仅是粮食供应商的损失,还没有计算化肥供应商的损失。”

不仅如此,俄罗斯方面称,该协议的受益方只有乌克兰。虽然该协议最初被描述为“一种避免贫穷国家饥荒的机制”,但作为协议的一部分,乌克兰出口的绝大多数粮食最终都流入了西方发达国家。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7日表示,土耳其一直在努力挽救黑海粮食协议,他将在俄总统普京访问土耳其期间讨论这一问题。乌克兰方面则表示,已向土耳其和联合国提议,在没有俄罗斯的情况下继续实施该协议。

黑海运粮协议有多重要?

协议“终结”再次引发全球粮食安全担忧

在黑海运粮协议宣告“终结”之际,乌克兰的下一个收获季节即将开启,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担忧。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他对俄方的这一决定“深感失望”。他说,数百万面临饥饿的人,以及世界各地面临生活成本危机的消费者将“付出代价”。世界粮食计划署高级应急官员费雷蒂则警告称,黑海运粮协议终结将给东非造成巨大冲击,中东地区依赖乌克兰小麦的国家也将出现粮食价格飙升。

在俄罗斯宣布退出黑海运粮协议的几分钟后,全球粮食价格出现短暂飙升。据报道,芝加哥商品交易所8月小麦期货价格一度上涨了4.24%,玉米和大豆期货也出现上涨,但随后略有回落。

▲17日,小麦价格一度飙升后回落

据报道,全世界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口依靠黑海地区的农田获取食物,这里因此也被称为“世界粮仓”。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乌克兰出口的粮食足以养活全球4亿人口。俄罗斯则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和葵花籽油出口国之一,过去每月通过黑海港口出口约500万吨谷物和油籽。

而去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这一出口数字骤降至零,彻底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了巨大影响。埃及和利比亚等谷物净进口国多达三分之二的谷物供应被切断,其他国家则因市场反应而受到全球粮食价格飙升的冲击,全球粮食价格达到了创纪录的高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此前警告称,多达4700万人可能因俄乌冲突而陷入“严重的粮食不安全”。而黑海运粮协议的诞生缓解了全球粮食危机。

去年10月,乌克兰通过黑海的粮食和油籽出口恢复到420万吨。而根据联合国本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12个月里,近3300万吨粮食从乌克兰三个黑海港口,即敖德萨、切尔诺莫斯克和皮夫登尼,出口到全球三大洲的45个国家。

分析称“长期风险巨大”

非洲和中东地区国家或更依赖俄罗斯小麦

然而近几个月来,由于船只检查缓慢等问题,该协议已“或多或少陷入了停顿”。瑞士圣加仑大学全球贸易专家、经济学教授埃文内特表示,黑海运粮协议本就已经“奄奄一息”,俄罗斯的退出无疑是“最后一根稻草”。

▲黑海地区素有“世界粮仓”之称 资料图

联合国航运数据显示,今年该协议下的出口量一直在稳步下降,5月份的出口量仅为130万吨。而在协议到期的前几天,这条谷物出口走廊已经几乎空空如也。另有分析指出,这缓和了对全球作物供应链的直接中断风险,俄罗斯退出该协议将不会产生与2022年2月时相同的影响。

埃文内特指出,对于购买价格更低的乌克兰小麦的国家来说,黑海运粮协议的终止的确是一个打击。但只要此举不引发大量出口禁令,就只是一个“小干扰”。

欧亚集团分析师塞雷蒂也认为,这一协议的暂停不会在短期内引发新一轮可能破坏稳定的全球食品通胀。但长期风险是巨大的,尽管乌克兰仍可以通过陆运或黑海出口,但“支离破碎且成本高昂”的出口物流可能会促使该国的粮食进一步减产,而在冲突的重压下,乌克兰的农作物收成本已在减少。这意味着,非洲和中东等地区的低收入国家可能将更加依赖俄罗斯小麦。

埃文内特认为,未来重要的是看俄罗斯是否将其小麦出口“武器化”。在最近的两个收获季中,俄罗斯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供应国,出口量约为4500万吨。他指出,市场应密切关注莫斯科是否提高出口税,因为这可能将进一步推高全球粮食价格。

红星新闻记者 徐缓

编辑 何先锋 责编 官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热点问答|以色列“E1区”定居...   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20日电 热点问答|以色列“E1区”定居点建设计划为何引众怒?   新华社记者...
孙颖莎战胜桥本帆乃香,钱天一为... 在2025年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女单1/16决赛中,中国选手钱天一以0:3的比分不敌日本削球手桥本...
原创 新... 暑热还没有消退,秋季学期即将开始。一位年轻教师收到校长通知,让其秋季学期担任七年级2班班主任,这位老...
原创 二... 1945 年 8 月,两声巨响改变了世界历史 ——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最终迫使这个负...
AI变成持久战,百度为何不着急... 8月20日美股盘前,百度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Q2)财报,其核心数据如下: - 二季度百度集...
工作人员证实千百惠8月19日“... 8月20日晚,歌手黄安发出讣告,称女歌手千百惠因病去世,享年62岁。据媒体消息,有知情人士表示,8月...
村支书快递站门口遇害案二审开庭... 8月20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村民家属处了解到,备受关注的“村民杀害村支书案”二审将于20日下午3时30...
开业第一天就闭店,排队超8小时... 8月16日,设计师女装品牌TWOI在上海开出首店,大批顾客冒着高温在店外排起长队。 有顾客称“排了8...
原创 日... 美制“海上守卫者”无人机盘旋在中国钓鱼岛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厅的监控行动从偷偷摸摸转向公开叫板。但光靠...
深圳一小区顶楼加盖“楼中楼”,... 两年前,南都报道曾引发广泛关注。如今,该事件迎来后续进展,苏豪名厦业主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违建加盖...
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20日中午乘专机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
原创 无... 许多人都认为Windows 10 系统是目前最好用的电脑操作系统版本,唯一不足的一点就是Win10会...
60633人观赛,看江苏电信5... 8月17日晚,南京队主场对战盐城队的比赛吸引了60633名观众前来观赛,创下了苏超单场上座人数新纪录...
财经聚焦|“贷款明白纸”:如何...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题:“贷款明白纸”:如何帮企业算清融资“明白账”? 新华社记者吴雨、胡旭 面...
衡阳编程培训:如何找到适合你的... 嘿,大家好!如果你在衡阳,正想着学编程,但又不知道从哪儿入手,那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编程这东西,...
定制化方案落地生根,企业如何逐... 定制化方案:企业发展的关键抉择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市场需求的快...
苏州河如何得名?葛剑雄如是说|... 上海有两条母亲河,黄浦江已为人熟知,吴淞江曾孕育青龙港,缘何开埠后有了苏州河之名?租界依苏州河而建,...
丁刚:从两张照片看俄乌冲突为何... 编者按:8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丁刚在“丁刚看世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