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确认,柬埔寨将成为东南亚地区继越南之后第二个与美国达成贸易关税协议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第4个与美国就此问题达成一致的国家。这一消息标志着柬埔寨在国际贸易中一个新的转折点。到目前为止,英国、中国、越南和柬埔寨已经与美国达成了贸易协议,形成了一个明确的合作框架。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柬埔寨的选择也暴露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他们无法与美国对抗,唯一能做的就是屈服。特别是在柬埔寨政治体系较为脆弱且不稳定的情况下,国内的政治动荡让他们更加难以作出独立的决策。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柬埔寨,与其他邻国如泰国的关系逐渐疏远,也让其不得不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柬埔寨或许会选择靠近美国,但这一选择是否正确,未来会给出答案。
目前的消息表明,柬埔寨与美国就贸易关税框架的协议草案已经达成一致,预计不久将会公布具体细节。在今年四月初,特朗普针对全球186个国家实施了对等关税,其中柬埔寨面临的关税税率高达49%,是东南亚地区各国中最高的。究竟为什么柬埔寨的税率会如此之高呢?
在2024年,柬埔寨的出口总额为262亿美元,其中40%的货物出口到美国,约为105亿美元。然而,同年,柬埔寨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仅为1亿美元,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显著。美国因此出现了巨大的贸易顺差,这使得特朗普感到不满。贸易逆差让特朗普决定对柬埔寨实施高额关税。对柬埔寨而言,失去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是不可承受的损失,唯一能做的就是屈服,争取尽可能好的税率。
可以推测,美国可能会要求柬埔寨与越南达成类似的协议,但关税税率或许会比越南的20%高一些。此外,协议中还可能会附加一些苛刻的要求。例如,如果发现通过转口贸易向美国出口商品,柬埔寨可能会面临额外的惩罚性关税。此外,美国也有可能要求柬埔寨承诺进口更多美国商品,并且这些进口商品将完全免税。
柬埔寨显然无法与美国抗衡,且近期其政治局势也让人感到担忧。与泰国关系的恶化表明,柬埔寨可能更倾向于依靠美国。世界政治往往没有多少道义可言,利益才是决策的驱动力。至于美国会给柬埔寨最终定下多低的关税税率,并附加哪些不平等的要求,这些问题将在未来的谈判中揭晓。
与此同时,金砖国家最近举行了会议,这让特朗普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并通过一系列强硬言辞进行回应。金砖国家正在逐步吸引全球的关注,尤其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核心国家的参与使得这个组织变得越来越重要。金砖国家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以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早已超越了美国主导的G7。特朗普的反应显得十分急躁,他甚至直接威胁称,任何与金砖国家反美政策结盟的国家,都将面临额外10%的关税。
然而,特朗普的这种威胁显得有些空洞。金砖国家本身并未讨论或推动反美政策,更多的是在讨论如何协同发展以及如何加强彼此间的经贸合作。特朗普的反击看起来更像是一拳打空,缺乏实质性的影响力。
但不能完全怪罪特朗普过于敏感。最近,他面临着国内外的压力。在7月5日之后,特朗普直接签署了一项对等关税的行政法令,表示已经向至少12个国家发出了关税要求,无论这些国家是否接受,都是美国单方面的决定。这表明,美国不再愿意与其他国家通过谈判解决关税问题,而是采取单边主义的方式解决。此前能够公开达成协议的国家少之又少,特朗普显然只得选择这种方式来推动关税问题的解决。
目前,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加拿大与墨西哥,还未公布关于关税的最终决定。双方可能陷入僵局。据悉,印度与美国在此问题上也产生了分歧,尽管90天的暂缓期已经结束,特朗普依然坚持恢复对等关税要求,但目前来看,他的威胁似乎并未付诸实践。
最终,特朗普签署的新法令再次将暂缓期延长三周,至8月1日。这似乎是他在极限施压政策下的一次有限妥协,试图通过拖延争取更多谈判空间。
如今,特朗普面临的内外交困局面越来越严重。国内与马斯克的冲突不断加剧,而国际上,特朗普的威胁并未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同。即便美国签署了所谓的“大而美”法案,是否真的能刺激美国经济的复苏仍未可知。究竟特朗普推迟关税生效的背后是否与中国有关,还是越南的行动引发了更大的国际示范效应,这些问题仍在观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