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年,魏国伐蜀时,邓艾和诸葛绪各带了三万人,钟会作为主力,带了十余万人。这是司马昭的安排,但没想到,最后邓艾这三万人,立下了头功,灭亡了蜀汉。
邓艾灭蜀后,他本来是功臣,但是,没想到,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被司马昭下令抓捕,然后,被卫瓘派人杀死了。
邓艾立下那么大的功劳,为何会被杀呢?他被抓时,手里还有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为何轻易被抓?他没反抗?没防备吗?
看看邓艾在灭亡蜀汉后,在成都都做了什么,就知道他为何没防备被抓了。
邓艾灭蜀后,在成都主要做了五件事,而且,这五件事让他都很忙,导致他没心思防备,也没时间防备,最后被抓,遭到杀害。
第一件事,邓艾接受刘禅投降后,为了稳定当时的局势,以天子的名义封赏蜀汉君臣。
邓艾封刘禅为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为都尉。蜀汉旧臣也依次按官职大小,封魏国官职。同时,还任命师纂为益州刺史,任命陇西太守牵弘等管理蜀中诸郡。
《三国志 邓艾传》记载: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群司各随高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
邓艾为了稳定成都局势,做了大量的工作,很忙的,这一套操作下来,需要不少时间去执行。
第二件事,邓艾为了显摆自己,下令筑京观,彰显战功。
邓艾下令,把战死的魏国士兵和蜀汉的士兵都堆放到一起,修筑高台,以彰显自己的战功有多大。
《三国志 邓艾传》记载:使於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
修筑京观,需要大量人力,需要大量时间,需要派人监管,邓艾肯定很忙。
其实,邓艾这完全是为了显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震慑蜀人。
第三件事,邓艾对蜀中士大夫夸耀自己。
邓艾灭蜀后,立下盖世奇功,他开始飘了,见到蜀中士大夫,他说,你们这些人,幸亏遇到了我,要是遇到吴汉那样的家伙,你们早都死光了。
邓艾还说,姜维是个英雄,可惜他遇到了我,我就是他的克星。
很多人听了,都笑话邓艾。
《三国志 邓艾传》记载: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又曰:“姜维自一时雄兒也,与某相值,故穷耳。”有识者笑之。
邓艾到处夸口,遇人就说,哪有时间去想自己的事,根本没时间考虑自己,怎么会防备呢?
第四件事,邓艾给司马昭上书,建议趁势灭吴,还建议把刘禅留在成都,不迁往洛阳,并封刘禅为扶风王,给东吴做样子。
《三国志 邓艾传》记载:艾言司马文王曰:“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
邓艾给司马昭上书,规划灭吴计划,其实,这不是他该考虑的事情,老板还没发话呢,你做下属的,瞎咋呼什么?
邓艾偏不,就是要和司马昭说,并且,不停地给司马昭指出,这要做,那也要做。
司马昭烦死了,这家伙真把自己当根葱了,猪鼻子插大葱,装什么大象?我是老板,还没规划呢,要你指挥?
但是,邓艾就是不听,还在那不停地说,他哪里有时间想自己的事情呢?
第五件事,面对司马昭的警告,邓艾不知收敛,上书反驳。
司马昭见邓艾越俎代庖,越来越不像话,于是,派监军卫瓘警告邓艾,凡事要先报告,不能擅自做主。
而邓艾面对司马昭的警告,毫不在乎,当即顶撞,反驳司马昭,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对国家有利,我就自专。
《三国志 邓艾传》记载: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
看到邓艾如此固执,顽固不化,这可把司马昭气坏了,于是,下令抓捕邓艾。
就这样,监军卫瓘带着诏书和司马昭的手令,抓捕了邓艾父子,押送洛阳。
邓艾一直都在忙别的事情,唯独没有忙他自己的事情,他根本没时间考虑自己的事情,所以,面对抓捕,邓艾没有任何防备,只能束手就擒,最后被杀。
邓艾被抓时,他手中还有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都是精兵强将,身经百战,偷渡阴平时,那些将士从悬崖峭壁上滚下来不死,还能攻占江油和绵竹,这战斗力能弱吗?
但是,邓艾没有料到自己会被抓捕,没防备,所以,他手中的这支军队,也没有被利用起来。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