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给人的感觉总是缺乏安全感,在与宝玉相处时,爱使小性子,性格敏感多疑,喜欢通过不断的试探宝玉来确认自己内心的猜想。有读者认为黛玉爱使小性子,说话尖酸刻薄,不如宝钗会说话办事,不如宝钗稳重端庄。
其实这里面有对黛玉的误解,黛玉爱使小性子只针对宝玉,从未无缘无故的针对别人,黛玉的尖酸刻薄,也是有针对性的,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是这样。缺乏安全感的黛玉,给人的感觉敏感多疑,像个刺猬一样,无意间会伤到别人。
敏感的林黛玉为何总是缺乏安全感?
黛玉六岁丧母,还是个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需要母亲疼爱关怀的时候,母亲突然病逝。黛玉还未来得及长大,就失去了母亲。
一个六岁的孩子,正需要亲情和母爱的时候,突然失去了母亲。幼年丧母对黛玉年幼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和伤害,也让年幼的黛玉内心缺乏安全感。
黛玉丧母的年龄很小,如果失去母亲后,继续生活在父亲林如海身边,她至少可以得到父爱,可以躲在父亲怀里撒娇,不必看人的脸色生活,不用处处小心谨慎,时时在意。
虽然外祖母很疼爱黛玉,但小小年纪就寄人篱下,让年幼的黛玉内心缺乏安全感,有时候会压抑自己的内心想法,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心里受到委屈也不愿意说出来,而是把心事都藏在心里。
有一次,黛玉去找宝玉,敲门无人来开,晴雯还说宝玉吩咐谁都不给开门,结果宝钗从怡红院里出来,黛玉据此认为是宝玉不愿意给自己开门。黛玉心里很委屈,想要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又想到了自己的身世,自己本身就是寄居在这里生活,外祖母再疼爱自己,毕竟是住在舅舅家里,如果认真闹起来,即便是舅母不说,自己也没有意思。
黛玉的想法,让曾经有过寄人篱下生活经历的笔者感同身受。亲戚家毕竟不是自己家,即便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也不能像在自己家那样发泄出来,更不能认真的去发泄自己的情绪,要把这份委屈放在心里。
有过寄人篱下生活经历的孩子,大部分都缺乏安全感,而且性格也会发生变化。有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因一些特殊原因,需要在亲戚家住上很长一段时间,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内向和小心翼翼,即便是想要吃一些东西,也不敢要,而是压抑着自己的内心,违心的说自己不想要。
寄人篱下的孩子早早的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承受与年龄不相符的痛苦,当然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从不轻易在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的孩子大多性格敏感,黛玉也不例外。
黛玉六岁丧母,然后被外祖母接到京都生活,远离父亲,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外祖母贾母虽然很疼爱黛玉,但她始终无法替代父母在黛玉成长过程中的角色,黛玉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也让她的内心缺乏安全感。
不过黛玉的缺乏安全感和惜春不同,惜春在缺爱的环境下长大,性格变得自私冷漠,是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黛玉缺乏安全感,很大程度上与她寄人篱下的生活经历有关,她不像惜春那样缺爱,至少她还有外祖母的疼爱。只是长期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让黛玉的性格变得敏感。
其实,黛玉的小性子也是只针对宝玉,与别人相处时,很少会有,只是缺少安全感,让黛玉内心变得很敏感。
我是萧梦,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
参考著作: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红楼梦》脂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