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患者出现昏迷或热射病时,均属于危急重症,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送医。以下是具体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中暑患者出现昏迷的急救措施
-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地方(如树荫下、空调房),避免阳光直射。
- 快速降温解开衣物:脱去患者外衣,松开领口、腰带,促进散热。
- 物理降温:
- 用湿毛巾擦拭全身(尤其是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用冰袋敷在这些部位。
- 若条件允许,可用冷水浸泡或淋浴(水温15-20℃),但需避免水温过低导致寒战(寒战会加重产热)。
- 扇风加速蒸发:用扇子或电风扇对着患者吹风,加速水分蒸发散热。
-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少量多次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呕吐。
- 昏迷患者禁止喂水:以防误吸引发窒息,需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和鼻腔分泌物,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 若患者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并呼叫急救人员。
- 紧急送医昏迷是中暑的严重信号,即使症状暂时缓解,也需立即送医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防并发症(如脑水肿、肾衰竭)。
二、热射病的急救措施(核心原则:快速降温+紧急送医)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表现为高热(体温≥40℃)、意识障碍、抽搐等,死亡率高达50%以上,需争分夺秒抢救。
- 立即降温为首要任务冰水浸泡:将患者全身(除头部)浸泡在15-20℃的冰水中,持续10-15分钟,可快速降低核心体温。
- 冰毯或冰袋:若无法浸泡,可用冰毯包裹身体,或用冰袋敷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 蒸发降温:用湿毛巾擦拭全身,同时用电风扇吹风,加速蒸发散热。
-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异物,防止误吸。若患者呕吐,将其头部偏向一侧。
- 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CPR,并持续至急救人员到达。
- 建立静脉通道昏迷或抽搐患者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补充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 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若体温未下降至38.5℃以下,需继续降温。
- 紧急送医热射病需在30分钟内将核心体温降至39℃以下,2小时内降至38.5℃以下。
- 送医途中持续降温,并告知医生患者病史、用药情况及现场处理措施。
三、关键注意事项
- 避免错误操作禁止使用酒精擦拭降温(酒精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导致中毒)。
- 禁止给昏迷患者喂水或药物(可能引发窒息或误吸)。
- 避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治疗中暑(这些药物通过调节体温中枢起效,对中暑无效且可能加重肝肾负担)。
- 预防热射病高温环境下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尤其是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
- 穿着宽松透气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使用防晒霜。
-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 公众教育普及中暑和热射病的急救知识,鼓励公众参与急救培训。
- 高温天气下,社区、工地等场所应配备急救设备和降温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