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罗敏)很多人家中常备“降火良药”牛黄解毒片,一旦上火引起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眼睛疼痛、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等,就吃上几片。67岁的王女士却因长期用它降火治便秘,导致慢性砷中毒进了医院。今日,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中毒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赖燕以此病例提醒大家,不是所有“上火”都能吃牛黄解毒片,乱用、长期服用或引起慢性中毒。
67岁的王女士经常便秘,自认为是上火,近30年来她每天吃7至9片牛黄解毒片“通便”。最近一年,她全身起白点,长褐色斑,反复出现红疹、瘙痒,还时不时头晕。为了治病,她辗转多家医院,却找不到病因。近日,她来到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经检测,其体内砷含量超出正常值4倍以上,被确诊为慢性砷中毒。
良药为何变“毒药”?赖燕解释,牛黄解毒片的成分有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等,有糖衣包裹,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有冰片香气,味微苦、辛,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
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之所以有中毒风险,关键就在于其中一味成分:雄黄。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在某些条件下(比如遇热或处于酸性环境),它可能转化为剧毒的三氧化二砷——没错,就是宫斗剧TOP1毒药“砒霜”。长期、过量服用,会导致砷在体内不断累积,从而引起慢性砷中毒,悄悄损害全身多个器官。
“慢性砷中毒初期症状隐蔽,极易被误诊为普通皮肤病。”赖燕表示,身体出现以下信号,要当心:
皮肤黏膜:雨点状棕(黑)色斑点,白斑(色素脱失),手掌、脚底皮肤变厚变硬。
神经系统:手脚麻木、疼痛、无力,严重可致周围神经病变。
消化系统:食欲差、恶心、腹泻,甚至肝损伤、肝硬化。
患癌风险:砷及其化合物被明确列为一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诱发皮肤癌、肺癌等。
赖燕提醒,安全用药记住这几点:牛黄解毒片属于药品,不宜长期大量服用,更不能作为保健品日常使用;有便秘或“上火”症状,应先寻求医生指导,通过调整饮食、多饮水、保持规律作息等方式改善;服用任何药物都应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加剂量或延长服药时间;如正在长期服用含雄黄成分药物并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