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普京为何对西方制裁无动于衷?他的底气远超想象!
创始人
2025-07-19 12:20:58
0

普京为何不惧西方制裁,持续打击乌克兰背后的深层原因

01. 不受制裁干扰,普京继续推进军事行动

根据路透社7月15日的报道,三名与克里姆林宫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透露,俄罗斯总统普京无视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实施更严厉制裁的威胁,坚决决定继续在乌克兰展开军事行动,直到西方各国按照普京的和平条件,开始参与停火进程。面对不断升级的西方制裁和日益增多的军援,普京为何能稳坐钓鱼台?即使美国宣布加强“爱国者”防空导弹的部署,德国宣布提供远程打击武器,俄罗斯军队反而发起了自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空袭?背后隐藏的底气,远比表面上的对抗更加值得探究。

02. 德国导弹与特朗普施压,普京为何依然从容应对?

当德国宣布将在7月底交付射程达1200公里的远程导弹,目标直指莫斯科及俄罗斯内陆时,当特朗普高调施压,宣称如果50天内乌克兰不谈判,就要实施100%的关税时,克里姆林宫的反应却异常强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俄罗斯连续多日对乌克兰后方发起创纪录的空袭,仅7月9日一夜间就发射了741枚导弹和无人机,7月的攻击频率更是暴增了五倍之多。这背后显示的,是庞大的战时产能支撑。

俄罗斯的军事工业体系已经完全启动:无人机的日产量已接近2000架,低成本的“伊朗小摩托”无人机像蝗虫般迅速消耗乌克兰的防空弹药;导弹生产线更是昼夜不停,连昂贵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也在一周内连续发射六枚,专门打击乌克兰的军事设施和兵员集结中心。俄罗斯采取的这种极端倾斜国家资源的模式,虽然代价巨大,但却形成了一个“内部循环”——军工厂的订单不仅支撑了工人的就业,失业率不升反降,社会在战火中维持着某种不寻常的稳定。

03. 俄罗斯如何应对西方援助?数量与高压策略

西方援助的声势看似不可小觑。特朗普宣布协调北约提供17套“爱国者”防空系统(部分由欧洲库存调配,美国补充新货),并表示“几天内就能送达”;德国的远程导弹也即将到位。但普京的军队用行动证明,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种应对之道:通过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和持续的高压态势来消耗西方的质量优势。乌克兰宣称单日拦截率高达98%(比如成功击落718架无人机),但俄罗斯的战术已经悄然进化——首先派出数百架廉价无人机,消耗“爱国者”防空导弹的拦截弹(每枚拦截弹成本高达400万美元),然后以高超音速导弹突防,精准打击乌克兰的关键目标。

这种“饱和消耗”的战略让西方的援助陷入了一个悖论:援助越多,俄罗斯的攻势就越猛;而如果不继续援助,乌克兰的防线将瞬间崩溃。更为关键的是,俄军凭借强大的火力密度牢牢掌控战场的主动权,不仅持续挤压乌军的作战空间,还系统性地摧毁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哈尔科夫的装甲厂、多瑙河的武器转运码头等重要战略节点,都是在特朗普宣布军事援助后的24小时内,遭到了精准打击。

04. 德国导弹计划遭遇反弹,特朗普的政策背后隐现危机

德国决定提供远程导弹的消息在国内引发了强烈反应,政党领袖瓦根克内希特呼吁,这一举动将“把欧洲推向与俄罗斯全面战争的边缘”。特朗普一方面高调送武器,另一方面却不断抱怨“这是拜登的战争”。其政策的核心目的,并非直接制胜,而是通过施压,迫使欧洲做出选择——设定一个“50天谈判倒计时”的期限,本质上是将这颗“烫手山芋”抛给了欧洲国家。

与此同时,欧洲民众对能源价格暴涨的不满情绪愈发高涨(多国爆发抗议),而美国国内也在不断质疑对乌克兰的“无底洞”式援助。北约各国在分担费用和武器来源方面的争执不止,德国的库存即将见底,不得不从美国重新采购,甚至希腊也被劝说捐献自己的武器系统。这一系列裂痕,无不被克里姆林宫视为“盟友疲劳”的信号。普京清楚,自己与西方的较量,实际上是在与西方民意赛跑——他赌的是,欧洲民众在寒冬和通胀面前,先于俄罗斯社会屈服。

05. 乌克兰的困境与西方的两难抉择

乌克兰的困境不仅是其自身的问题,也折射出了西方在对俄军事援助中的两难:乌克兰的防空网几近崩溃,短短半年内便有超过10万名逃兵,工业基础被摧毁殆尽,完全依赖外部援助生存。而俄罗斯则在制裁下完成了“战时重构”。当德国的远程导弹威胁直指莫斯科时,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也对准了德国本土的生产线;当“爱国者”试图守护基辅的上空时,俄罗斯的无人机海浪式进攻,凭借“一枚拦截弹换百架小摩托”的战术消耗了西方的财政资源。

普京的冷静并非虚张声势,而是建立在国力、军力以及西方薄弱环节上的精确计算。他所掌握的,不仅仅是武器,还有对“谁能坚持得更久”的残酷判断。普京深知,这场豪赌远未结束,但最新一轮的攻防已证明:低估俄罗斯在高压下的生存能力,以及普京坚定决心,仍然是西方最危险的误判。

06. 结语

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去,俄罗斯与西方的较量仍在继续,普京的战略和决心让全球对未来的局势充满疑问。大家认为,俄罗斯能最终赢得这场战争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说起康姓,很多人都觉得挺常见的,在中国百家姓里排第88位,可你知道吗,这个姓背后藏着一段跨国迁徙的故...
原创 女... “人靠衣装马靠鞍,穿衣得体方为美。” 缅怀青春本是件温情的事,女子却把母校当成了舞台。你见过穿得...
今夜!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导读】今夜,大事不断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今晚继续关注海外市场的消息。 美股震荡 9月9...
原创 以... 近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北部的卡塔啦地区发生爆炸事件。随后以色列国防军和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发表联合声...
原创 如... 人到中年,你会慢慢发现,身边的一些亲戚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有人主动断了联系。起初,你可能会感到困惑、...
专项资金为何“买”到虚构的社区... 曹 一绘 “咱们打开手机照相功能,里面有不同的模式选择,拍摄人物的时候可以选择人像模式。”江苏省无...
原创 假... 宋代柳永穿越到现代遇到了蔡依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现代的台北市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氛围中,一场突如其...
能否踢世界杯?经纪人谈诺伊尔:... 直播吧9月10日讯 诺伊尔的经纪人托马斯-克罗特接受采访,谈到诺伊尔重返国家队参加世界杯的可能性。 ...
吉马良斯谈帕奎塔涉赌:如果是我... 直播吧9月9日讯 不久前,巴西国脚吉马良斯接受了ESPN的采访,谈到了国家队队友帕奎塔此前因涉嫌赌球...
原创 以... 当地时间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发生多起爆炸事件,北部的卡塔拉地区上空烟雾弥漫。随后,以色列国防军和...
转岗两个月,唐余被查 四川眉山市纪委监委9月9日消息,眉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唐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眉山...
媒体人:国足打平带来连锁反应 ... 直播吧09月09日讯 U22国足0-0战平澳大利亚,两队携手出线,晋级U23亚洲杯正赛。媒体人陆洋谈...
为何很多人排斥肠镜?做一次肠镜... 又逢体检高峰期,体检年年做,但你有没有想过给自己的肠道做个检查? 肠道是我们身体中默默运转的“第二大...
原创 特... 美国对委内瑞拉的突然军事动作,让整个拉美地区都绷紧了神经。特朗普政府近期向加勒比海地区增派F-35战...
好电影多了,为何电影宣发还越来... “今年暑期档影片整体质量不错,但宣发方面缺少亮点。” 近日,一位从事电影宣发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这样感...
用牛黄解毒片降火治便秘,六旬女...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罗敏)很多人家中常备“降火良药”牛黄解毒片,...
2000万+经营主体!从这些故...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2000.19万户,较2024年末净增...
2025国际乒联第37周排名 ... 北京时间9月9日,国际乒联正式公布了2025年第37周的世界排名。在这份最新榜单中,中国乒乓球队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