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勇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法治新闻作为传播法治精神、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亟需适应融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规律。本文以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的融媒实践为基础,结合其“四度”精神核心要求,从机制建设、内容生产、价值挖掘、团队激励等维度,探讨新媒体时代法治新闻的创新路径。研究表明,通过构建高效融媒矩阵、深化“先网后台”生产机制、打造特色IP内容、强化正向激励,能够有效提升法治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与公信力,为法治宣传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当前,以短视频、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法治新闻的传播环境呈现“碎片化、可视化、互动化”特征。一方面,受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从“单向灌输”转向“场景化、案例化”获取;另一方面,虚假信息、情绪化解读等问题对法治宣传的权威性构成挑战。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立足“政治有高度、覆盖有广度、内容有深度、让老百姓体会到温度”的“四度”要求,通过融媒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法治新闻发展路径,其经验对同类媒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机制筑基:构建适应融媒环境的组织保障体系
一是优化组织架构,强化专业运营。针对新媒体内容生产的专业性需求,法治事业部专门组建五人规模的“融媒发展部”,统筹矩阵运维、数据分析与粉丝互动。该部门作为“中枢神经”,既避免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团队的资源割裂,又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分析(如粉丝年龄、地域、内容偏好),为内容策划提供数据支撑,确保选题与传播效果紧密衔接。
二是扩容融媒矩阵,提升覆盖效能。目前,已形成覆盖微信公众号、抖音及自有APP“锦绣”在内的七大平台矩阵,总粉丝量突破30万。不同平台差异化定位:抖音、快手侧重短视频普法(时长1-3分钟),突出“短平快”;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聚焦深度解读(图文+长视频),强化“系统性”;锦绣APP则整合电视栏目资源,提供“回看+互动”服务。通过精准触达不同圈层用户,法治宣传的广度显著提升。
三是深化外宣协作,放大主流声音。主动对接“学习强国”“央视频”等国家级平台,建立常态化优质内容推送机制。
二、内容创新:一体化生产与特色IP的双轮驱动
(一)打通资源壁垒,抢占舆论先机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张皮”曾是制约传播效率的痛点。为此,法治事业部构建“自有资源池”,将电视、广播栏目的采访素材统一归集、分类标注,实现全平台共享。新媒体团队可快速调用素材制作短视频,传统媒体则根据网络热点反馈优化选题。这种“先网后台、移动优先”的模式,使内容生产周期从传统的“周更”缩短至“小时级”,典型案例的短视频可在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发布,极大提升了时效性。
(二)应急机制赋能,掌握第一落点
针对重大法治事件,事业部组建“新媒体应急宣推尖刀队”。该队伍配备4G/5G背包、便携式非编设备,执行“三个三”响应机制(30分钟到场、30分钟采编、30分钟审发),确保权威信息第一时间触达公众。
(三)IP化运营,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
为提升用户黏性,法治事业部重点打造“法法说安全”“狄公有话说”两大特色IP。“法法说安全”聚焦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创新运用AI技术——AI主播辅助播报增强专业性,AI虚拟场景还原案件现场提升沉浸感,AI大数据分析指导选题;“狄公有话说”则通过“案例还原+律师解读”的形式,用方言化语言拉近与受众距离。数据显示,两大IP相关内容的粉丝互动率较普通栏目提升40%,成为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新媒体矩阵中的“流量担当”。
三、价值深化:紧扣主线与节点的服务导向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打造“爆款”。法治事业部紧密对接太原市委、市政府的法治建设重点,综合运用情景剧、数据新闻等形式,推出《法治护航营商环境》系列报道,其中“小微企业法律帮扶”短视频被商务部官网转载,彰显了法治宣传的政治高度。
二是依托重要节点强化引导。结合“12·4国家宪法日”“6·26国际禁毒日”等时间节点,《并州之剑》栏目策划专题报道:如宪法日推出“宪法进社区”直播活动,邀请法官现场解答居民问题,观看量突破20万;禁毒日制作“青少年防毒指南”系列短视频,通过动画演示毒品危害,被多所学校纳入安全教育课程。
三是深化合作拓展服务边界。《百姓说法》栏目与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建《并法视界》板块,每周固定播出典型案例与法官故事,为公众提供权威司法资讯;国防、食安等工作室服务国防教育、食品安全等领域,通过直播解读政策、记录全民国防教育“七进”活动,将法治宣传融入民生服务,体现“温度”。
四、团队赋能:激励机制激活内生动力
新媒体时代的内容竞争本质是人才竞争。法治事业部通过“考核+分配+荣誉”三位一体激励体系,激发团队活力:一是严把质量关,实行新媒体内容“三审三校”制度,将发布内容的导向正确性、数据准确性纳入绩效考核,确保法治宣传的权威性;二是优化分配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向一线采编人员(如短视频拍摄团队)、创收骨干(如外宣合作对接人)倾斜,拉大绩效差距;三是树立标杆导向,对打造“爆款”内容的团队给予额外奖励,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数据显示,改革后团队的内容生产效率提升30%,主动策划选题的数量增加50%。
新媒体时代,法治新闻的传播逻辑已从“我说你听”转向“互动共情”。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的实践表明,通过健全融媒机制、创新内容生产、深化价值引领、强化团队激励,能够有效破解传统法治宣传的痛点,实现“政治高度、覆盖广度、内容深度、情感温度”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