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餐饮业的发展,预制菜这个词进入公众的视野,想必大家通过互联网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露露作为一名家庭主妇,平时就是接送孩子做做饭,在我的认知里,吃在嘴里的东西,一定要干净卫生健康才行。
在上个星期的时候,露露去朋友家里做客,眨眼间的功夫,朋友一个人就做了满满的一桌菜,有红烧肉、糖醋茄子、宫保鸡丁等等,这让露露有些诧异,没想到炒菜的速度这么快,询问后才得知,朋友是去超市里买的预制菜,对于预制菜,有人说它方便、快捷,也有人避之不及,说不健康、不新鲜。那到底什么是预制菜,它有什么不好,普通人怎么才能分辨,今天就为大家讲清楚。
01、先说说什么是预制菜
其实预制菜也很好理解,就是提前加工好的半成品菜或者成品菜,拿回来后只需要简单的翻炒加热就能直接吃,预制菜基本上分为四大类,
第一种就是即食类:这种菜打开袋子就能吃,比如凉拌木耳、卤蛋等等,一般都是以凉菜为主,第二类是即热类:加热就能吃,比如自热米饭、自热小火锅,第三种是即烹类:这种需要稍微炒一炒,比如腌好、切好的糖醋里脊,打开袋子后进行加热处理就能食用,第四种是即配类的,这种稍微麻烦一些,需要按照上面的说明,一步步进行操作,里面的调味料都已经做好了,做起来也很方便。
02、预制菜到底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引发争议?
每次提到预制菜的时候,很多人脑海里就会想到不健康,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而且预制菜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在其他国家也有预制菜,在国外的一下超市,像披萨、意大利面、牛排、咖喱饭,都能买到冷藏或冷冻版本。放进微波炉加热几分钟就能开吃特别的方便,受到不少上班族的喜欢。
预制菜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快捷,解决了不少人的吃饭问题。但是跟现炒的比起来,预制菜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一:口味“工业化”
对于吃过预制菜的朋友会发现,无论是什么预制菜,只要菜品一样,吃起来感觉都是一个味道,像是一个人做出来的。其实很多预制菜都是通过流水线生产,统一标准、统一调味,缺少了现炒的香气和那点“家里味儿”
第二:添加剂问题
无论什么预制菜都有保质期,为了防止食物变质,里面多多少少都会含有添加剂成分,即便这些成分在安全范围内,但是如果吃的多了,肯定不如现炒的好。
第三:营养流失
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毕竟预制菜不是现炒的,营养价值会打折扣,尤其是像蔬菜类的,无论是口感和营养价值都不如现炒现卖的好。
03、普通人如何分辨预制菜
第一:看时间
平时我们去饭店吃饭的时候,都会点几个荤菜,这时候就要注意上菜的时间,例如红烧肉、清蒸鲈鱼这种相对复杂的菜,如果几分钟就上桌了,这时候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预制菜,否则不会做得那么快。
第二:口感、外形
外形统一、色泽完美的菜肴,尤其是丸子、鸡排这类食物,可能是加工品,口感差、酱汁特别浓稠,也可能是标准化产品。
第三:问商家
现在一些饭店为了出菜快,也会采购一些预制菜,如果不放心,可以提前问老板是不是预制菜,一些良心餐厅会主动标明“现炒”“非预制”等提示语。看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什么是预制菜了吧,说到底,预制菜是一种选择,而不是成为饭桌上的主食。
上一篇: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做好法治新闻
下一篇:连平:如何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效能